留白一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拓拔宇邀约,明城决,留白一世,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嗯。早走晚走,迟早的事。禁卫一职,做到头不过是中郎将一职。看看如今的中郎将杨三郎,终日恍恍惚惚无所事事;闲散一隅之地,倘若你成了他那般,终是我不愿看到的。不过既有此心,便无愧众兄弟对你的关照了。”
中郎将呀!成也是他,败也是他。三年一任,混吃等死。三年一过,兔死狐悲,再无人怜。
说起中郎将一职,昔日也曾辉煌无限。可随着岁月流转,近卫左营被拆的七零八落,各部又精细分工。禁卫四所之上有禁卫府所理,白马龙骑成了燕王直属步旅。其他各部或并入它营,或入了宗室府邸,成了宗室直属亲卫。
最后东南西北四卫所,权利越来越大;竟能染指民间事务,连禁卫府也裁撤之。四卫所各成一体,自成一卫一府。中郎将一职也愈显愈无名,之后被燕王所裁撤,也慢慢被人所淡忘。
杨三郎为保全杨氏一门,甘愿为闲棋冷子,辗转于燕都各部均是碌碌无闻,守护杨氏门户多年。只有中郎将一职,是其职位最高的官职。京都传闻,杨三郎钟情于文月郡主。杨镇虎失踪后,不止留下一众部曲,还有郡主文月独对烛光泪洒千行。
这些年。杨三郎能够忍辱负重,堪于一隅;多有文月郡主关照之。不然燕王也不会封其,一个尘封已久的中郎将一职。民间传闻多为谣传,但无风不起浪。杨三郎对其家主忠心耿耿,至于对文月郡主是何种情愫,世人只能揣摩无从得知。
“中郎将?呵呵!恐怕杨三郎卸任,此职也终了矣。燕王不会再开恩,赏谁闲职吧。”明城一声冷笑,一声叹息。这一叹,不知是为谁叹之。
“对也不对。中郎将一职,看似鸡肋一般。实则位高权重,一令可调燕都禁卫尽出。只不过是杨三郎不愿如此为之,也不敢为之。不代表下一任接替者,不为之。大王既能重提中郎将,其意深远。不是你我能够揣测的。”王勇一语道破明城所想,令明城直言还是自己目光短浅呀。
“尽人事,听天命。朝堂上风云断起,世家门阀如今搅的昏天地暗。各部大员都无能为力,我等不过是车前小卒,又能何为!”
“好。兄弟说话直爽。尽人事,听天命。世家门阀如今也不过是,在朝堂挣得一席之地,跳梁小丑一般。可若是真随了其愿,接下来才是可怕之处:党争朝争祸起萧墙,到了人人自危之地。那才是我大燕真正的祸端。”
王勇此刻心思阴沉,与赵沉一语成谶。竟然都直言世家之害,重于泰山。到底是武人报团,还是党同伐异?明城自认为自己只是局外人,亦可助局前行,亦可搅局混乱,但他也有观局的权利。岂不知自己早已入局难自拔。
“是呀。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厦将倾,人人难避呀。”
“兄弟。听哥哥一句忠告!不要与世家走的近。我知道。阳明城一役,你与世家达成某种共识。他们这些人生来便凌驾于人之上,恨不能世间万物都拦于怀。兄弟自是聪慧过人,可你要与一众世家为伍,终是分心乏术双手难敌呀!万不能玩火自焚,自毁前程。”
自从认识王勇,此人便无不提点自己。有的时候自己都感觉,这大哥也太能叨叨了吧。可今日之交,句句于心,字字如刀,深入明城心间。难道已到了是非存亡之时?不应该呀。
朝堂之事,明城也是略有耳闻。燕王不过是封了世家门阀几名末流官职,别看如今蹦跶的欢,能蹦跶多久谁也无从知晓。怎会让王勇如此沈重?难道是自己逾越之举,伤了王勇的心?也不应该呀!听着怎么如此悲切,到底有何事发生。
“老大一番肺腑之言,小弟铭记于心!”
“嗯。该说的都说了,大哥也就不再唠叨了。早点休息吧,明日还需入馆驿值守。”王勇一脸疲倦,刚要起身回房,又坐了下。
“老大还有何事相告?”
“差点忘了正事交代了,馆驿各国使节均已离去,只剩上寒一国独留。你猜猜带队之长是谁?”王勇一拍大腿,差点忘了告诉你了。
“拓拔宇!”明城回道。
“你,,你知道?”王勇一脸不可思议。
“知道。大王华诞那一夜,在太和殿外相遇,我也是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如此。既然兄弟你见过拓拔宇了,我也就不废话了。上寒一行人颇多,以拓拔宇为首,不过还有一人,估计也是位公子王孙。此刻停留馆驿,迟迟不愿离去。其心不明,不知要做些什么?”王勇一脸担忧,与拓拔宇交锋还是谨慎点好。
“还有一人?不会是上寒三公子拓拔晨吧?听说上寒世子大位未定,上下均以三公子为首。寒王何意,将两位公子出使我大燕?”明城发问连连,令王勇摇头不止。
“不知道呀。若正是两位公子来使,定有所图。依我看,不过是考校两位公子才能。毕竟上寒三位公子皆为龙凤,手心手背都是肉,寒王也难以抉择。”王勇猜测两位公子来使,不过是寒王考校二人,明城却是一脸不信。
“没那么简单。上寒世子之争,可比我燕国要复杂的多。只是如今不知道,他们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
“奥。对了!拓拔宇托我告诉你,说要见你一面,就在馆驿。”王勇这才想起拓拔宇所邀约。
“拓拔宇要见我?”明城不可置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