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预言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7章 冬日的秘密调遣计划,回到88年的老法师,未来预言师,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国的国策现在还是非常保守的,特区虽然已经有了,股票交易所也开张了,基本上进入到了市场经济,票证都被废除了,物价闯关也成功了,但是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三角债还没有解决。

这需要信贷放水和建立资金的良性循环。可是今年是收紧的啊,为了治理通胀,收紧银根没有毛病啊。这就很扯淡了。

李星火自己和合作伙伴当然都是不存在三角债问题的,所有货物都是货到付款从无拖欠的,而且基本上也不会穷到去借银行的钱,内部集资和临时拆解都可以相互支援一下。长期负债基本都是欠股东的钱,可以展期好商量。

但是更加外围的合作伙伴的下游和更下游的分销商就不一定能做到到资金的高速周转和无拖欠了。

大范围的经营困难并不是一日之寒,大量国企民企的困境和一系列的局面改变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是需求的减弱,之前的物价闯关过度的释放了购买力,需求端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导致企业对未来需求错误判断,产能过度扩张,大量上马的新产能过于集中,而后面又因为老百姓家里存款枯竭,没钱,因此消费跟不上产能,出现了短期的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大量的货物挤占了资金和企业信贷额度。

这个时候银行又错误的收贷缩紧银根,大量的企业只能在堆满的库存和巨大的亏损中破产了。三角债不仅仅出现在大量国企和国有商业部门之间,还出现在私人企业之间,这导致的困难是空前的。产能过剩就是这么来的。

李星火当然知道前因后果,可是这该交的学费就不应该是中国来交,尤其是不该由那些奉公守法创造就业的有活力的私营企业主来交了。

因此他准备开贷款的口子。利用在港岛的银行来放贷款而且是硬通货的港币贷款。内地的企业,只要信用良好,没有问题,有李星火的共富体系内的企业提供信用证明和担保,就能从香港的银行借到救命的钱和订单。尤其是比贷款更重要的订单。钱给了没订单照样会被三角债拖死,但是只要企业不死,总有三角债清完账的一天。所以订单才是关键。怎么去库存才是那些企业的头等大事。怎么帮企业出清库存回笼资金就是核心了。通胀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好治理的,只要收紧银根,很快大量的资金就会被商业银行收走。但是这又会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和通缩,因此政府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必须要精确控制流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控盘能力。这也是李星火之前给央行大佬上课用了很多时间的原因。所以现在的流动性工具和控制水平比原本历史上好多了。

另外李星火给三角债企业他们找到了一个非常优质的出口对象,那就是拥有极强消费能力却不具备产品制造能力的国家——苏联。这个国家拥有极为发达的装备制造业,却在消费品制造业上面极度的偏科。之前就已经铺开了摊子,赚了不少钱,但是依旧还算什么很大的局面,现在则是要动真格了。接近三亿人口的苏联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是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弊端,长期维持着商品匮乏的局面,现在李星火要解决问题只能让苏联来消化庞大的库存了。11.5亿人的市场消费能力能不能和苏联这3亿人口来比呢?

说实话,并不能,苏联此时名义上的人均收入起码还是超过中国好几倍的。人均收入每年城市居民是2143元人民币,农村居民是1211人民币,这数字简直少的可怜。而此时的苏联2667美元,相当于是元人民币。加上计划经济多年存在银行用不出去的存款,每个家庭的购买力几乎都是中国人的几十倍。假如卢布不贬值成废纸,苏联至少顶得上一百个中国的消费力。消化一点中国的过剩产能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大难题。只要全面开放了相互之间的贸易,中国很快就能在中苏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贸易盈余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是苏联不愿意啊,他们也很清楚,一旦全面开了口子,苏联的外汇根本就不够花的。

打开双边贸易迫在眉睫了。就是苏联这边不知道顶不顶得住。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双边贸易的结算货币和定价问题。现在的苏联卢布还是值点钱的,起码在李星火的努力下,崩溃的比历史上慢得多,大量的商品在法祖的努力下,在众多走货的人形集装箱的努力下,还是出现在了苏联各地的黑市和超市货架上了,起码没有让苏联群众手里的卢布变成废纸,这些卢布在地下市场还是变成了苏联大量工厂的收入,消耗了他们的能源和库存,换成了李星火需要的建材水泥钢材和各种金属等制品送到米甸供应起建设。

为了保留苏联老百姓手里卢布的购买力,李星火也是煞费苦心了。居然提出了不要美元就能采购,他来担保,苏联这边支付卢布作为货款就能从李星火手里买到货物。

货币购买力的本质其实还是发行货币的政府背后保证其能够换到持有者需求的能力。假如苏联一直存在,而且不赖账,别人可以不限量的拿卢布购买其生产的石油天然气钢材等物资,并且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的自由外汇。那么其币值和汇率应该是可以稳定的。

李星火很清楚,以苏联内部的情况,最多只能撑到92年下半年,都不一定能撑到12月份,可能8月就不得不宣布解体了。

那么在国际游资的饕餮盛宴开席之前,保住卢布的汇率就需要非常的招数了。李星火他可以直接抄标准答案啊,未来的俄罗斯央行大佬给出了一个危机状态,卢布维稳的标准模型。那就是出口石油天然气的外汇收入将全部被拿到外汇交易所购买卢布,现在苏联和未来的俄罗斯就不会出现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国企被私有化了,毕竟这是金矿,是保持汇率稳定的最大主力外汇现金流来源。

什么关闭外汇交易所,限制国内居民和外国人外汇取款或指定币种取款啦,加息到20%啦,通胀保值贴息啦,指令券商不许外国客户和机构抛售证券和卢布啦。这些资本管制措施使得出售卢布变得更加困难,这有助减轻卢布的汇率损失。

最牛皮的还是进口商品和服务支付卢布而不是外汇这个操作,苏联和俄罗斯出口最大的商品一直以来都是油气资源,进口水果、食品、消费品和各种欧美的工业设备算是大头,基本上不怎么进口资源和能源,而进口粮食和设备很难不用外汇结算。这就需要出口国和出口商的认可,只有收钱的认可了卢布,那么卢布才能用的出去,怎么才能让卢布受到认可呢?那就要多管齐下了。比如放开管制、提高自由度和投资收益率吸引外资、降低投资门槛、开放更多产业准入门槛、出卖国有资产筹集外汇和收紧卢布流动性、出口更多商品来维持外汇收入。

一方面要出口国也能用卢布从苏联买东西,一方面也要出口商能拿着卢布花的出去,其他国家也要部分认可卢布,这就需要卢布成为自由外汇。这就需要苏联进行汇率市场改革,搞比较符合历史潮流的三步走,那就是从现阶段的官方牌价限制汇兑和黑市并存、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和黑市价格靠拢,最终再到市场定价自由买卖。

苏联也是一个大国,再怎么不济事,也是个强大的可以和美国掰腕子的工业大国,汽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筑路设备,金属加工设备、飞机和直升飞机、船只军舰、挖掘机,内燃机、电动机,电子计算机,照相机和电影摄影机,电视机、收音机和手表起码还是可以出口的,只要有订单,产能绝对是没话说的。假如出口原油、天然气、汽柴油和电力占到出口的60%,其余平衡进口和外债利息所需外汇的额度由这些工业品来满足也不是不行。正好中国正在大搞基建,对建筑机械和装备需求极大,不能全部都便宜了欧美日等国家,只要苏联货足够便宜,卢布计价买的价格足够低,国内也是可以买很多的。

对苏联出口纺织品、粮食、水果、糖和茶叶、家用电器和副食品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过剩产能和三角债最为集中的耐用消费品方面苏联就很有优势了。吃的库存倒不是很多,纺织品和衣服倒是积压不少,家电和自行车、以及各种日用的锅碗瓢盆都严重过剩,库存都堆满了,正好可以买去苏联以物易物,换取油料和建筑机械钢材水泥之类的。把卢布的需求量顶起来,降低苏联对外汇的很大一部分需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未知骑士

午夜笔夫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周末在家吃火

国运:敖闰姑姑,我真不是敖丙

巴拉摩斯

绝世天命大反派

金裘花马

祁煜:若爱短暂,而遗忘漫长

清雅的诱惑

离石游记

半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