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曹操、刘备两雄之命运,竟悉数系于,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曹操、刘备两雄之命运,竟悉数系于李翊之一言一语

其实,除了曹操有些打不下去了之外,刘备坚持到现在,也感到十分疲惫。</p>

不单单是身心疲惫,而是徐州这几年的积累的钱粮几乎被损耗殆尽。</p>

同时,战争带来的一系列人事任免问题,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都令刘备烦躁不已。</p>

但当听完李翊的分析之后,刘备豁然开朗。</p>

本来咱河南正面就干不赢人河北,现在好不容易坚持了这么久。</p>

一旦曹刘不坚持下去,撤兵了,那军营内士气立马就会崩溃。</p>

社会舆论也将一边倒的倾向于袁绍。</p>

原本此时还在观望的危机也都会集中在一起爆发。</p>

所以,</p>

曹操、刘备根本没有退路,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p>

两人在坚定完信念之后,纷纷问李翊:</p>

“谁人可往劫粮?”</p>

“即遣徐晃可也!”</p>

李翊对答。</p>

曹操一颔首,接着补充道:</p>

“吾更命于禁辅之,共往劫粮。”</p>

李翊又对刘备说道:</p>

“须也得派重兵看护好我军粮道,勿使绍兵来犯。”</p>

因为曹操这边基本上已经断绝粮草了,刘备这边是主要输入来源。</p>

所以李翊只吩咐刘备要派重兵守候。</p>

刘备从善如流,命张辽、许褚引兵两千,亲自护送粮草至官渡。</p>

……</p>

时值公元200年,九月秋。</p>

曹营于禁,刘营徐晃各领军士千人,去劫袁绍运往官渡前线的粮车。</p>

至官渡以北三十里,一处密林之中。</p>

徐晃、于禁各率精兵五百,伏于林内。</p>

日近黄昏,残阳如血。</p>

徐晃伏于一处高岗之上,远眺官道。</p>

只见袁绍的运粮车队蜿蜒如长蛇,车马辚辚,旌旗招展。</p>

护卫军约莫三千余人,皆披坚执锐,戒备森严。</p>

徐晃蹙起眼眸,抚须沉吟:</p>

“袁军虽众,然行军疲惫,军士散漫。”</p>

“今将至官渡,更生懈怠之意。”</p>

“我军以逸待劳,可击也!”</p>

遂唤于禁前来,共议劫粮之事。</p>

于禁走来,低声在徐晃耳边说道:</p>

“我率两百骑兵,伏于道左。”</p>

“只待令下,便出来接应将军。”</p>

徐晃大喜,曰:</p>

“善!我亲率部众伏于右林中,君可多备火把、硫磺。”</p>

天色渐暗,袁军运粮队行至密林深处。</p>

徐晃见时机一到,把手自肩后一招,大喝一声:</p>

“杀!”</p>

顿时,林中号角齐名,伏兵尽出。</p>

袁军本是疲惫不堪,闻得响动,个个打起精神来。</p>

徐晃一马当先,手持开山大斧,率兵截住去路。</p>

韩猛乃袁绍帐下猛将,见有贼军劫粮,亲自舞刀,飞马来战。</p>

徐晃接住厮杀,身后骑兵,乃是徐州自辽东处购得的战马。</p>

由田豫、赵云亲自训练而成。</p>

铁骑突入阵中,如虎入羊群,左冲右突,袁军大乱。</p>

于禁闻得喊声,趁势领兵自左翼杀出,将粮车周围的人夫一一杀散。</p>

然后天价放起火来,焚烧粮车。</p>

韩猛见粮车着火,又惊又怒,拍马直来赶于禁,大喝:</p>

“贼将休走!”</p>

于禁拍马挺枪迎战,接住韩猛厮杀。</p>

二将战至三十余合,徐晃举斧来助。</p>

韩猛料抵敌不过,拨回马走。</p>

徐晃大叫一声,直取韩猛。</p>

韩猛措手不及,被徐晃一斧劈于马下。</p>

于禁趁势催军,烧尽袁军粮草辎重。</p>

袁军士兵见失了主将,粮车又被烧,一时无措,哭喊奔逃。</p>

黑夜中,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p>

袁绍军大营处,早有哨兵遥望见西北上火起。</p>

正惊疑间,有败军投来,高呼:</p>

“粮车被劫!速速通禀袁公!”</p>

众急入内,备言此事。</p>

袁绍震惊不已,“贼军安敢如此!”</p>

遂命张郃、高览率大军赶去支援,截住大路。</p>

那边徐晃、于禁见火势愈涨,止不住,又听得东南方向人喊马嘶。</p>

便命鸣金收兵,也不追赶袁军将士,各自快速撤出火场。</p>

等张郃、高览到时,正遇着徐晃等众烧粮而回。</p>

二将便催军上前截住厮杀。</p>

徐晃、于禁皆不恋战,只管往南方突围。</p>

混杀一场,徐晃遥指身后火势道:</p>

“不救粮耶?”</p>

张郃、高览闻言,只好弃了徐晃、于禁,赶去救火。</p>

徐晃、于禁趁势突破重围,自回盟军大营去了。</p>

河北兵士急忙救火,各自奔走相告,往河边打水。</p>

待将火势尽数扑灭以后,清点粮数,只保得两辆粮车。</p>

二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地上躺着的韩猛,俱是无言。</p>

许久,高览仰天叹道:</p>

“粮草尽毁,回去如何与主公交代?”</p>

二将本就因丢青州,而成了袁营里的敏感人物。</p>

如今未能救下粮草,只怕更会引得袁公怪罪。</p>

“且先回去报明袁公,再作打算。”</p>

张郃说道。</p>

高览从其言,无奈命人打扫战场,救治伤员。</p>

沿路又收拢此前败逃走的残兵,回到了袁军大营,备言粮草尽毁之事。</p>

袁绍闻得众将败军还营,不由大怒:</p>

“尔等慢待我耶?”</p>

遂喝令武士,将高览、张郃二将一并推出去斩首。</p>

众官急忙劝勉,道:</p>

“张将军、高将军只为救急。”</p>

“粮草被烧,乃韩猛失察之过,非二将军之罪也。”</p>

众官都出来为张郃、高览求情,是因为这件事两个人确实很无辜。</p>

他们本来就是临时被派去救火的,已经尽力了,怪不得他们。</p>

兼之韩猛又战死了,袁绍找不到发泄口,只能将罪责压到张郃、高览二人身上。</p>

这只是袁绍气急之故,真杀此二人,军心必然生变。</p>

所以河北众官都出来求情。</p>

袁绍此刻怒气稍减,这才赦免张郃、高览二人。</p>

张郃、高览得免死罪,悻悻而退。</p>

一场战役最难的就是等待。</p>

等待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p>

就是自己先不要让敌人战胜自己,然后再去抓敌人的空子。</p>

此次粮车被劫,正是袁绍被河南军抓了空子,抓到了他的失误。</p>

那可是数千乘谷车啊!</p>

这是在河北筹集了许久,才运到官渡前线来的。</p>

一旦没了,即便是富庶如河北,也不可能马上再给你变出数千乘谷车出来。</p>

“唔!”</p>

袁绍捂住胸口,痛楚难当。</p>

众大呼一声,上前接住袁绍,关切问候。</p>

“无事。”</p>

袁绍挥了挥手,强忍疼痛,冷汗自额间涔涔落下。</p>

“……我军中粮草尚可支多久?”</p>

“……这,由于谷车被毁,军中现存余粮,恐怕只能供军士食用一月了。”</p>

“……善。”</p>

袁绍点了点头,“一月之内,孤必破河南!”</p>

袁绍也不是傻子,他清楚,虽然自己远征河南,已经快顶不住了。</p>

但河南方面肯定比自己好不到哪去。</p>

不然每天怎会有那么多河南百姓过来投靠自己?</p>

他相信,即便自己只有一月之粮,那也比河南的军粮多!</p>

曹孟德,刘玄德,就看谁能够笑到最后吧!</p>

逄纪在旁侧谏言道:</p>

“行军以粮食为重,河南军用兵多诈,不可不用心提防。”</p>

“今我大军粮草尽屯于乌巢,须有重兵守御。”</p>

袁绍思忖片刻,勾了勾唇:</p>

“吾筹策已定,可发书于邺城审配。”</p>

“教他监督粮草,快速整备,休教缺乏。”</p>

言讫,</p>

袁绍又遣大将淳于琼,领兵万人去镇守乌巢。</p>

派遣重兵镇守乌巢,又遣心腹大将去守,袁绍对乌巢绝对是非常上心的了。</p>

值得一提的是,淳于琼虽然被调侃为乌巢酒仙。</p>

但历史上人家其实没有喝酒,曹军来劫营时,淳于琼也是奋力抵抗了的。</p>

最后淳于琼被俘,也非常有骨气,拒绝向曹军投降。</p>

并且,淳于琼早年间是与袁绍、曹操齐名的西园八校尉。</p>

西园八校尉直属于皇帝,只听命于皇帝一人,是真正的雒阳爷就是爷。</p>

在天下大乱之中,淳于琼选择了追随老大哥袁绍,算是袁绍为数不多的心腹。</p>

此外,袁军之所以在乌巢屯粮,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很好。</p>

袁绍会不会担心河南兵过来劫乌巢呢?</p>

答案是不会,因为乌巢其实在官渡北方。</p>

距离袁绍的大营还要向北四十里,等于离河南盟军大营就更远了。</p>

也就是说河南军要是真敢来劫营,那就必须得在袁绍眼皮子底下去。</p>

并且,即便河南军真的能瞒天过海,越过袁军大营跑到乌巢去劫营。</p>

袁军也是很快就能赶去救应的。</p>

考虑到乌巢还有万人重兵把守,河南军如果不出动大军,也是劫不下乌巢的。</p>

这时候,袁军甚至能去偷盟军官渡老巢。</p>

所以,袁绍能够放心地把剩下的粮草尽屯于乌巢大营。</p>

为了保险起见,袁绍又命部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众,各引本部部曲前去乌巢,协助淳于琼守御。</p>

做了如此防备,袁绍总算可以稍稍放下心来,安心与河南盟军相持这最后一个月。</p>

待军令传下之后,被除去监军之位的沮授,再度来到袁绍面前谏言。</p>

“主公!乌巢军将骄卒怠,不可只引一军守御。”</p>

“不妨命蒋奇再领一军,于乌巢外侧立营。”</p>

“以成犄角之势,防备河南贼军偷袭!”</p>

袁绍闻言大怒,叱道:</p>

“吾筹谋已定,何得汝多言?”</p>

遂命武士将沮授驱赶出营。</p>

这段时间,袁绍的脾气本就一直不好,而对于沮授这位老是发言“扰乱军心”的捣蛋分子,那袁绍更是对他没有好感。</p>

至于沮授的建议中不中听了,其实也中听。</p>

因为战打到现在,尤其袁绍最新一批的粮草还被烧了。</p>

剩下的乌巢粮食便至关重要,多留一分心眼子也没事儿。</p>

但正如此前所分析的那样,</p>

河南盟军想从袁军眼皮子底下跑去乌巢劫营,实在是太难了。</p>

即便真到了乌巢,四十里的路程,正常人跑步过去也就三个小时而已。</p>

如果是骑兵就更快了。</p>

更别说乌巢本身就有重兵把守,河南兵少,能分出多少兵来去劫营?</p>

分得多了,你自己的官渡大营还剩下多少人,会不会空虚?</p>

这么多的前提条件,袁绍认为已经不需要做更多的无用功了。</p>

只须安心等待河南军崩溃便好。</p>

……</p>

官渡大营。</p>

徐晃、于禁成功烧粮车而还,曹操、刘备大喜,重加赏劳。</p>

又齐齐找到李翊,道:</p>

“先生妙计,尽毁袁绍粮车。”</p>

“料如是,袁军粮草亦难久持,吾等岂非只须静待些时日,便可击破袁军?”</p>

李翊眸底染着些许笑意,道:</p>

“正是如此,劳烦曹司空还有主公可回营中,请军士们再坚持一月。”</p>

“只需一月时间,我军必能破袁军!”</p>

听到李翊这句话,曹操、刘备皆大喜过望。</p>

他们知道,李翊从不说大话。</p>

既然他说一月之内可破袁军,那么就一定可以破!</p>

再得到了李翊的保证后,曹操、刘备各自回到大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贫道要考大学

转角吻猪

神话副本:开局我为道祖牵青牛

扶摇入画来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古三枫

穿书后,我把虐文变成了甜文

你看我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