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不见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就是条狗,也得托生在徐州,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落花时节不见君,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是条狗,也得托生在徐州

黄忠正式归附刘营。</p>

赶巧刘备为了备战河北战事,新置一营,即将之交付给黄忠。</p>

令他仍为中郎将,负责训练此营。</p>

黄忠既然善射,则将此营设为神箭营,专门训练弓弩手。</p>

黄忠欣然领过,即于校场上试试小伙子们的身手。</p>

射箭极吃臂力,射术的训练更是需要经年累月方可小成。</p>

黄忠也需先做考核,若不合格的,则不能成为弓手。</p>

“所选多为精壮健儿,老将军尽管试炼便是。”</p>

李翊走至近前,向黄忠介绍。</p>

这些年轻小伙子都是他精挑细选的,很多都是孤儿,无父无母,无依无靠。</p>

加入神箭营后,这便是他们唯一的家了。</p>

至于成为孤儿的原因,自然还是受乱世的影响,死于战祸。</p>

所以,他们从军入伍之后,不单单只是混口饭吃。</p>

更多也是怀着对乱世的痛恨,誓要终结这混乱的世道。</p>

李翊给他们灌输的思想理念,便是,“匡扶天道,救护苍生。”</p>

只有有信念的军队,打仗才能爆发出卓越的战斗力。</p>

黄忠闻言一点头,对众人喊道:</p>

“射术要领,若无人引领,颇易误入歧途。”</p>

“若要射箭,就需要寻一目标,名曰‘审的’。”</p>

“若不懂如何‘审的’,便如盲人射箭,失之准心。”</p>

这些新入营的小伙子,大多都是十三四岁,大一点的也就十五六岁。</p>

按李翊的想法,让他们好生训练个几年,未来便能投入到河北战场中去。</p>

现在都是一根根好苗子,自是不需要他们上阵杀敌的。</p>

平日在军营校场里训练,也见了不少老兵射箭。</p>

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p>

所以当众人见黄忠如此郑重其事的讲解射箭之法时,众人无不觉得诧怪。</p>

射箭有那么难吗?</p>

拈弓搭箭,然后射出去。</p>

至于准不准,还不就是多练练的事儿?</p>

何至于讲这般多的大道理?</p>

故而有人不禁发问:</p>

“将军,这箭矢之的,用双目看去便是了。”</p>

“难道还有甚说法?”</p>

黄忠见此,弯唇笑了笑。</p>

老师最喜欢的,就是主动提问的学生了。</p>

因为有了问题做引导,老师便能顺势讲解下去。</p>

“用双目去看,当然无错。”</p>

“然说来简单,其中却大有学问。”</p>

“汝既发问,那我且问汝。”</p>

“发矢之时,汝这双目该看向何处?”</p>

呃……</p>

那人有些傻眼,被闻得莫名其妙,怔怔答:</p>

“自是看向欲射之处。”</p>

哈哈……</p>

黄忠发笑摇头,“非也,非也。”</p>

“若如汝之所言,怕是连箭在何处都不知晓。”</p>

“这箭一旦离弦,更不知射往何方了。”</p>

说着,稍稍一顿,将铁胎弓举起,对众人说道:</p>

“临发矢时,有人惯于目视箭簇。”</p>

“亦有人惯于目视弓左,皆谬也!”</p>

“若只看箭簇,只怕箭簇虽正,而箭杆不正,所射之箭必然偏斜。”</p>

“若目视弓左,虽能看清目的,箭矢却被弓身遮挡。”</p>

“此将难以辨视箭簇,不知箭簇位置指向,便不过是乱射一气罢了。”</p>

众人皆聚精会神的听着,包括李翊在内。</p>

李翊虽不用上阵杀敌,但平日锻炼身体,也喜欢射箭玩玩儿。</p>

这已经是古代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了。</p>

只有亲身射过箭的人才知道,这玩意儿有多累。</p>

此外弓箭手之所以难训练,是因为他不止要练箭术,还得练近战肉搏的能力。</p>

古人云,“临阵不过三矢。”</p>

意思是真当两军对垒打起来了,人家的骑兵冲过来。</p>

给弓箭手留足的时间,就只够他射三箭的。</p>

至于躲在人群后面抛射,这也是不切实际的。</p>

因为古代造箭成本很高,你真要射箭,就必须得给我射准。</p>

哪能当加特林一样胡乱射击?</p>

所以,为什么说陈王刘宠那三千蹶张士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呢。</p>

因为那都是正宗的弓弩手,训练成本极高。</p>

黄忠继续侃侃而谈,将自己多年的心得教予年轻后辈。</p>

“故射箭,目之所视,不可单看一处。”</p>

“应起自箭杆,连至箭簇,再延之直达于箭矢之的。”</p>

“如此一来,欲射之的,大小远近皆了然于心。”</p>

“此为‘审的’之正法也。”</p>

说着,</p>

黄忠挽起袖袍,拈弓搭箭,一箭正中红心。</p>

然后又对众人补充说道:</p>

“五十步外之射,可用此法。”</p>

“而五十步以内者,射法则与骑射相类,便另作别论。”</p>

“不论步射骑射,箭矢之的,即射者之意也。”</p>

“意在心而发于目,不可不知也。”</p>

“尔等须谨记。”</p>

众人纷纷颔首,默记于心。</p>

黄忠见众人似懂非懂,只指了指箭靶,大声笑道:</p>

“射术非一日之功,汝等且照我之法试之。”</p>

“假以时日训练,未尝不能为养由基、李广也!”</p>

众人谢过,各自取弓取箭,训练去了。</p>

黄忠在一旁认真督促,不许众人偷懒懈怠。</p>

李翊则在一旁静静观看,见众人这般有精气神儿,他也颇感欣慰。</p>

正练时,忽听得一声惨叫。</p>

立马引来众人目光。</p>

只见一士兵,扶着伤臂,血流如注,痛不可当。</p>

“……这是怎么回事!”</p>

李翊走过来,表情严肃。</p>

众人诚惶诚恐地向李翊解释道:</p>

“禀、禀郯侯,适才我等对练时,不慎将之砍伤。”</p>

“刀刃着得深,血止不住了!”</p>

李翊一颔首,舒口气道:</p>

“习武本多凶险,难免擦着碰着。”</p>

“去给他取药来。”</p>

此时,不发一言的张仲景走了过来,这本是他之所长。</p>

只看一眼,便道:</p>

“还好只是皮肉伤,并未伤及脏腑。”</p>

话落,又从怀间取出一味药来。</p>

“山人这里倒有一味金疮药,不妨给他试试。”</p>

“待药敷好,三月内莫剧烈活动,筋骨愈合,便可无恙。”</p>

李翊顺手接过,道,“多谢,正好军中药不多了。”</p>

张仲景自家研制的金疮药,肯定是比徐州用的药要更好些。</p>

李翊亲手为这名伤兵包扎,那伤兵自惭道:</p>

“……使、使不得郯侯,折煞我也。”</p>

李翊也不多言,只是认认真真地替他包扎好伤口。</p>

张仲景在旁侧默默看着。</p>

暗想李翊贵为县侯,徐州二把手,却愿意放下身段,亲自为底层士兵包扎伤口。</p>

倒是一个心怀仁义的善人。</p>

遂忍不住赞叹道:</p>

“……郯侯真善也!”</p>

李翊笑着说道:</p>

“张神医说的哪里话来?神医救伤治病,活人性命,才是真正的大德之举。”</p>

“神医之德行传播乡里,民众素来敬爱有加,李某虽身在徐州,亦间或耳闻。”</p>

严格意义上讲,张仲景的历史地位是要比华佗更高的。</p>

因为他是真正有医书传世,即《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p>

而华佗的《青囊书》却失传了。</p>

但华佗却被载入了史册,而张仲景却没有。</p>

这并不是因为华佗一定比张仲景更优秀,而是因为张仲景的身份定位太过模糊。</p>

张仲景是跟曹操、袁绍一代的同龄人,并且当过长沙太守。</p>

而问题出就出在这儿。</p>

史书给人列传,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p>

而若是把张仲景放在太守类别里,他实在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政绩。</p>

可要是把张仲景放在江湖人士里的方技传里,张仲景也不够格。</p>

因为方技传里的名人,都有一个共同点。</p>

那就是,都和当时时代里的重要人物产生过交集。</p>

即这些江湖术士,要想青史留名,还是得依靠书写史书的“胜利者”。</p>

比如位列方技传之首的华佗,跟曹老板直接接触,自然能够青史留名。</p>

剩下四人,</p>

乐师杜夔,给曹操奏过曲儿。</p>

相士朱建平,给曹丕看过相。</p>

解梦师周宣,给曹丕解过梦。</p>

方士管辂,是司马昭的至交。</p>

所以不难发现,这些能留名的江湖人士,都与各自年代里最顶级的人物有过交集。</p>

反观张仲景呢,</p>

比起其他人多和王侯公卿打交道。</p>

张仲景却是扎根于基层,踏踏实实地为了一方百姓,利用自己的医术,救死扶伤。</p>

“……咳咳,天有好生之德。”</p>

张仲景一捋胡须,“今世人饱受灾祸,已是活之不易。”</p>

“地动雷震、旱蝗雨涝,皆乃天定也。”</p>

“惟身体康健可由人自图,岂能不惜?”</p>

许是被李翊打开了话匣子,张仲景一发将心中感想倾诉了。</p>

“山人平日走遍四方,为人行医看病。”</p>

“轻者,或胸咳腹痛,不乏折磨。”</p>

“重者,则病入膏肓,身如朽木,只待一死。”</p>

“至于那些跌打损伤的,轻者筋骨肿痛,伤口流血。”</p>

“重者恶疮发脓,肢断躯残……”</p>

“许是郯侯见我寻医问诊,见得多了。”</p>

“然殊不知我每见有病者求医,心中亦是痛苦难当。”</p>

“蝼蚁尚且贪生,人又情何以堪?”</p>

李翊听罢,亦觉感慨。</p>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并不重视医学。</p>

光看史书上的列传就知道了,</p>

华佗这样的医者,被和乐理、相术一起划分到了“方技传”里面去。</p>

方技在古代被视为贱业。</p>

张仲景好好的公家子弟,却毅然决然选择投身到医学中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p>

“张神医所言甚是。”</p>

李翊连忙在一旁附和,“我虽鲜少行医,然从军旅。”</p>

“目之所见,皆恋生惧死之容。”</p>

“耳之所闻,俱哀痛流涕之声。”</p>

“我之所见所闻者,俱是挣扎苦痛、伤病死亡……”</p>

张仲景听罢,摇头叹息。</p>

人生在世,常有诸多灾祸,活命已是十分不易。</p>

若再同类相残,却不知还要死伤多少人。</p>

“……是故我欲请张神医留在徐州。”</p>

见张仲景入神,李翊终于道出了真实想法。</p>

“……嗯,嗯?”</p>

张仲景一挑眉,“郯侯方才说什么,要山人留在徐州?”</p>

“……是也。”</p>

“张神医曾说我们这些上位者该去救社稷江上,神医则要去救生民百姓。”</p>

“然此二者并不冲突。”</p>

“不论治世乱世,世人总受病痛折磨。”</p>

“留在我徐州治病看人,不也是治人吗?”</p>

张仲景摇了摇头,“山人不是那个意思?”</p>

“哦?难道我徐州人不是人?”</p>

李翊笑着追问道。</p>

唉……</p>

张仲景叹口气。</p>

他的意思是,自己的医术不是王侯公卿的私人财产。</p>

他希望即便是最底层的百姓,也能够看病问诊,而非贵人专利。</p>

李翊也不开玩笑了,实话实说道:</p>

“好了,不瞒张神医。”</p>

“我已劝说刘将军,在徐州大设医署,发展医学。”</p>

“正是尚缺一位总管各地医者的医官。”</p>

“张神医曾任长沙太守,有治官经验,医术更是神乎其神,可以服众。”</p>

“放眼徐州,再无比张神医更适合的人了。”</p>

“若张神医首肯,那么徐州五郡、淮南两郡,兖、豫三郡的所有医署统筹,尽归张神医一人管辖。”</p>

“张神医看是如何?”</p>

李翊正式向张仲景抛出橄榄枝。</p>

张仲景虽然厌恶做官,但若是发展医学的话,他是举双手赞成的。</p>

尤其这个时代的统治者并不重视医学的前提下,竟能见到一位愿意大力发展医学的上位者。</p>

光是出于这一点,张仲景都必须要予以支持。</p>

但李翊开出的条件还不止这些。</p>

他不仅许给张仲景高官厚禄,还不用让他朝九晚五。</p>

“张神医就在下邳总管各地医署,为医者言传身教。”</p>

“我也会聚集徐州各地精妙医者,齐来下邳,与张神医一同研究伤寒症。”</p>

“我们可合力将《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完成。”</p>

“诚如是,亦是福泽万民之事。”</p>

“此岂非一件美事耶?”</p>

讲到这儿,张仲景终于心动了,向李翊拜道:</p>

“承蒙郯侯看得起山人,山人愿为徐州效犬马之劳!”</p>

……呵呵,好好好!</p>

李翊大喜,终于把这位汉末神医给搞到手了。</p>

要知道,在东汉末年,战乱频仍。</p>

疫病流行,死亡枕藉。</p>

不知有多少人死于瘟疫。</p>

而张仲景恰好是众多神医中的,防疫高手。</p>

光这一点,就比华佗更加重要。</p>

华佗是外科手术的高手,但他治病一次性只能医治一人。</p>

遇上大规模的伤病,他就忙不过来了。</p>

但张仲景的防疫之术,却能够有效的遏制瘟疫扩散。</p>

这对于一个军阀而言,简直是一笔巨财。</p>

若是赤壁之战的曹操有张仲景在,铜雀台可锁二乔否?</p>

总之,徐州除得了猛将黄忠之外。</p>

更有神医张仲景的加入。</p>

待李翊将张仲景引荐给刘备,说明此事后,刘备当即同意发展徐州的医学业。</p>

将整个徐州,连带着淮南、兖、豫等地的医署尽数交予张仲景管辖。</p>

张仲景请求刘备为病人无偿治病。</p>

然此举终究过于理想化。</p>

毕竟用药成本在这里,尤其将来遇上河北这样的大规模战事,不知得用着多少药。</p>

别说无偿治病,便是有偿,也得严格控制药量。</p>

为此,李翊于中周旋。</p>

决定就于治所下邳一郡,可以为百姓无偿治病。</p>

但这个无偿,只针对户籍在下邳的人。</p>

外地来的依旧得付钱,毕竟成本在这里。</p>

此前,</p>

发展徐州经济的时候,李翊就在下邳投入了最多的资源,完善各项基础设施。</p>

使得下邳的农业、手工业,丝织业飞速发展,经济腾飞。</p>

下邳已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了。</p>

现在更是直接保障了下邳人民的医疗卫生。</p>

由此,</p>

下邳医有仲景之术,学有名士孔融置办的名牌大学。</p>

政治环境稳定,军事力量强大。</p>

吏治清廉,风景宜人。</p>

人均收入,更是名列中原各郡前茅。</p>

为此,坊间便有传言:——就是条狗,也得托生在下邳。</p>

下邳的户口,也变得抢手起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拜金樊胜美,孟宴臣偏要宠

希暖十月

足球:国足开除,奖励远射必进卡

不正不

贫道要考大学

转角吻猪

神话副本:开局我为道祖牵青牛

扶摇入画来

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

古三枫

穿书后,我把虐文变成了甜文

你看我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