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 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朝王遇偶,西游之白话版,万万,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却说慈云寺的僧人们,天明后发现不见了三藏师徒们,都说道:“不曾留得,不曾别得,不曾求告得,清清的把一个活菩萨给放走了!”

正说着,只看见南关厢有几个大户过来请唐僧他们。众僧人拍手后悔道:“昨晚不曾防御,今早都驾云离开了。”

众人一齐望着空中拜谢。这些话一讲,满城中的官员人们,全都知道了。叫上这些大户人家,都置办五牲(作祭品用的五种动物:牛、羊、豕、犬、鸡)花果,往唐僧他们的生祠去祭献酬谢恩情。

却说唐僧四人,餐风宿水,一路上平宁,行走有半个多月。

忽然一日,看见一座高山,唐僧又惊悚恐惧地说道:“徒弟们,那前面的山岭高峻陡峭,是必要小心!”

行者笑道:“这边的路上将近佛地,一定没有什么妖邪,师父放心不用忧虑。”

唐僧说道:“徒弟,虽然佛地不远了。但是前些日子那慈云寺里的僧人说,到天竺国都下有二千里,还不知道是有多少路哩。”

行者说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的《心经》忘记了?”

三藏说道:“《般若(bo rě)心经》是我随身的衣钵(传授下来的思想、学问、技能等)。自从那乌巢禅师教导后,哪一日不念,那一时忘了?颠倒也能念得来,怎么会忘得!”

行者说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到那师父解得。”

三藏说道:“猴头!怎么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了吗?”

行者说道:“我解得,我解得。”

自这句话说完,三藏、行者再不作声。

旁边笑倒了一个八戒,喜坏了一个沙僧,八戒说道:“嘴巴!你像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哪里的禅和子,听过讲经,哪里的应佛僧,也曾经见过说法?在那里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解得’!怎么就不作声了?我们听讲呢!请解经!”

沙僧说道:“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着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哪里晓得讲经!”

三藏说道:“悟能、悟净,不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的文字,乃是真解。”

他们师徒正说话间,却倒也走过了许多路程,离了几个山冈,在路旁早早看见一座大寺院。

三藏说道:“悟空,前面是一座寺院啊。你看那寺院,倒也

不小不大,却也是琉璃碧瓦;半新半旧,却也是八字红墙。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潺潺听流水鸣弦,也不道是哪朝代时分开山留得在。山门上,大书着‘布金禅寺’;悬匾上,留题着‘上古遗迹’。”

行者看得是“布金禅寺”,八戒也说道是“布金禅寺”。

三藏在马上沉思道:“‘布金’······‘布金’······这莫不是到了舍卫国界了吗?”

八戒说道:“师父,稀奇啊!我跟随师父几年,更加不曾看见师父识得路,今日师父也识得路了。”

三藏说道:“不是。我经常看经诵典,经典上说是佛在舍卫城只(qi)树给孤园。这只园说是给孤独长者跟太子买了,请佛讲经的。太子说:‘我这只园不卖。他若是要买我的只园时,除非黄金满布园地。’给孤独长者听说后,随即以黄金为砖,布满了园地,才买到了太子的只园,才请到了世尊讲解佛经。我想这布金寺莫非就是这个故事?”

八戒笑道:“造化!若是就是这个故事,我们也去摸他块把砖儿送人。”

大家又笑了一会儿,三藏才下得马来。

他们进到山门里,只看见那山门下有许多人,挑担的,背包的,推车的,整车坐下;也有睡觉的去睡觉,讲话的去讲话。人们忽然看见他们师徒四人,俊的又俊,丑的又丑,大家都有些害怕,却也就让开了些路儿。

三藏生怕行者他们惹事,口中不住地只是叫着:“斯文!斯文!”

这时候,行者他们却也收敛。转过金刚殿后,早早有一位禅僧走了出来,却也威仪不俗。真是:

面如满月光,身似菩提树。

拥锡(锡杖)袖飘风,芒鞋(草鞋)石头路。

三藏跟他打了问讯。

那僧人急忙还礼,问道:“师父从何而来?”

三藏说道:“弟子陈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差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方,造次来拜见,便求借一宿,明日就行走。”

那僧人说道:“荒山的十方常住(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都可以随喜;况且长老是东土的神僧,能够得以供养,幸甚。”

三藏感谢了,随即呼唤他们三人一同行入。走过了回廊香积,直接走入了方丈。相互见礼后,分宾主坐定。行者三人,也垂手坐了。

话说这时寺中的人们听说到了东土大唐取经的僧人,这寺中若大若小,不问是不是长住的、挂榻的、还有那些长老、行童(童仆),一一都来参见。喝过茶后,摆上来斋供。这个时候那长老还正在开斋念偈(ji),而八戒却是早吃要紧,把馒头、素食、粉汤往嘴里一搅就直接下去了。这时候方丈里面却也人多,有知识的都赞叹三藏威仪,好玩耍的都观看八戒吃饭。

却说沙僧眼溜(眼睛尖),能看出来底细,偷偷地把八戒捏了一把,说道:“斯文!”

八戒吃得忙的很,急的叫了起来,说道:“斯文斯文!肚里空空!”

沙僧笑道:“二哥,你不晓得,天下多少的‘斯文’,若是论起肚子里来,正像你我一般哩。”

八戒方才肯住了。吃完斋饭,三藏念了结斋后,左右侍候的撤了席面,三藏又称谢了。

寺里的僧人们问起从东土过来的原因,三藏说到了古迹,才问起这布金寺名的因由。

那些僧人回答说:“这寺院原本是舍卫国的给孤独园寺,名字又叫祗园。因为是给孤独长者请佛来讲经,用金砖布地,又改成了现今的名字。我们这寺院一望之前,乃是舍卫国。那时候给孤独长者正在舍卫国居住。我们这荒山原来是长者的祗园,因此就命名给孤布金寺。寺院后边还有只园的地基旧址。近年间,若是遇到时雨滂沱,还淋出过金银珠儿。有造化的人,往往能拾着。”

三藏说道:“话不虚传果是真啊!”

又问道:“刚才进宝山的时候,看见山门下两廊那里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他们为什么在这里歇宿?”

众僧人说道:“我们这座山唤作百脚山。先年且是太平,近来因为天气循环,不知道怎么的,生出了几个蜈蚣精,常常在路边伤人。虽然不至于伤命,其实人都不敢走。山下有一座关,唤作鸡鸣关。只等到了鸡鸣之时,才敢走过去。那些客人因为到来晚了,只恐怕不便,权且借我们这荒山住一晚,等鸡鸣后就会起行。”

三藏说道:“我们也等鸡鸣后去吧。”

师徒们正说着话,又看见拿上斋饭来,唐僧他们就又吃了斋饭。

这个时候上弦月(农历初七或初八)皎洁明亮。

三藏与行者在寺里步月闲行,又看见一个道人过来通报道:“我们老师爷要见见中华的人物。”

三藏急忙转身,看见一个老和尚,手中持着竹杖,向前作礼,他问道:“这位就是从中华来的师父?”

三藏答礼后,说道:“不敢。”

那老僧人称赞不已,因而问道:“老师高寿?”

三藏说道:“虚度四十五年了。敢问老院主尊寿?”

老僧人回答道:“比老师痴长一花甲呀。”

行者说道:“今年你是一百零五岁了。那你看看我有多少年纪?”

老僧人说道:“师家你貌古神清,况且月夜眼花,急切间看不出来。”

他们叙了一会儿话,老僧人又向后廊看了看。

三藏就问道:“刚才说到的那给孤园的地基旧址,果真在何处?”

老僧人说道:“后门外就是。”

快叫人打开了后门,只看见是一块空地,还有一些碎石迭的墙脚。

三藏合掌感叹道:“忆昔檀那(施主)须达多(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富商,波斯匿王的大臣,释迦牟尼的有力施主之一,号称给孤独,后来皈依佛陀),曾将金宝济贫疴。

只园千古留名在,长者何方伴觉罗?”

他们在月下赏玩,缓缓而行。行走到靠近后门外面,到了台上又坐了一坐,忽然听到有人啼哭的声音。三藏静心诚听,听出来哭的是爹娘不知道自己苦痛的言语。

他就跟着感触心酸,不觉间眼泪流了下来,就回头询问众僧人道:“是什么人在何处悲切啼哭?”

老僧人见他询问,随即命令众僧人先回去煎茶,看见周围没有其他人了,方才对唐僧、行者下拜。

三藏把他搀扶起来,问道:“老院主,为什么行这礼?”

老僧人说道:“弟子年岁百余,略通人事。每每在禅静之间,也曾经见过几番景象。像是老爷师徒,弟子也聊知一二,你们与他人不同。若是说到这悲切之事,除了这位师家,其他人明辨不得。”

行者说道:“你暂且说说,是什么事?”

老僧人说道:“去年的今日,弟子在月夜正明心见性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风响,就有了悲怨的声音。弟子走下禅榻,到了祗园地基旧址上去看,发现乃是一个美貌端正的女子。我询问她:‘你是谁家的女子?为什么到了此地?’那女子说道:‘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在月下观花,被风给刮来的。’我将她锁在了一间破旧的空房子里,将那房子砌成了一个监房的模样,门上只留了一个小孔,仅仅能递得过碗去。当日对众僧人传话道:‘这是一个妖邪,被我给捆了。’但是我们僧家乃是慈悲之人,不肯伤她的性命。每日给她两顿粗茶粗饭,吃着度命。那女子也聪明,立即理解了我的意思,恐怕被众僧人玷污,就装疯作怪,在尿里眠,屎里卧。白日里就说那些胡话,呆呆瞪瞪的;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思量父母啼哭。我几番地进城乞化打探公主的事情,全然没有任何进展。因此坚收紧锁,更是不放她出来。今日有幸老师来到这里,万望到了国中,老师广施法力,去辨明辨明。一则能救拔良善,二则能昭显神通。”

三藏与行者听完后,切切地放在了心上。正说着时,只看见两个小和尚过来请吃茶去安置,于是就回去了。

八戒与沙僧在方丈中,咕咕哝哝地说道:“明日还要鸡鸣时候就走路,这时候了还不回来睡觉!”

行者问道:“呆子又说什么呢?”

八戒说道:“睡了吧。这等的夜深了,还看什么景致。”

因此,老僧人散去,唐僧去就寝。正是那:

人静月沉花梦悄,暖风微透壁窗纱。铜壶点点看三汲(ji),银汉明明照九华。

当夜还没有睡多久,就听到了鸡鸣声。那前边的行商闹哄哄地都起来了,在那里引灯造饭。这长老也唤醒了八戒、沙僧起来扣马收拾。行者叫点灯来。那寺里的僧人已经先起来了,安排好茶汤点心,在后面恭敬地候着。八戒欢喜,吃了一盘馍馍,把行李、马匹牵了出来。三藏、行者对众僧人辞谢。

老僧人又对行者说道:“悲切之事,在心!在心!”

行者笑道:“谨领!谨领!我到了那城中,自会能聆音而察理,见貌而辨色。”

那伙行商,哄哄嚷嚷的,也和他们一同上了大路。将近有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走过了鸡鸣关。走到了巳时(上午九时到十一时),方才看见城墙。真的是铁瓮金城(比喻强盛的国势),神洲天府。那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

花盛放

还珠之倾世之恋

爱吃酸辣花菜的林子柒

乾坤至尊诀

明月青风

官场之绝对权力

风流小二

在下潘凤,字无双

吾乃天少

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

萱萱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