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重逢和聚会(2 / 2)

于欣抢着说:“我认识他,在一中打架特别出名,太吓人了!”王哲尴尬的挠了一下头。旁边的刘明远、魏国华笑得跳脚。</p>

几人说笑着进了包间。过了没多久,人都差不多到齐了。说是同学聚会,到场的也没有多少人,还是比较熟悉的那几位,张超、郑晓勇、王金钢,刘明远这次还邀请了高老师过来。</p>

张超这次带着对象刘新慧一起来的,满满当当的也凑了一大圆桌。</p>

聚会虽然是刘明远召集的,但高老师年长,就坐了主位,其他人轮番礼让着,王哲也没客气就坐了副陪。于欣是跟着谢红过来蹭饭吃的,自然就坐在谢红的旁边。</p>

几个同学中,王哲和张超在上学时的关系最好。前世因为刘新慧长相差点,嘴巴有点欠把门的王哲酒后曾对张超说,你是找不着对象还是怎么着,找了个这么丑的。也不知道谁缺德,后来让刘新慧知道了这件事,一直就不待见王哲,好像仇人一样。</p>

刘新慧的父亲是滨海民政局的一把手,张超后来就是通过岳父的人脉当上了人保公司的总经理。因为这件事,王哲和张超之间起了隔阂,随着后来双方地位层次的差别,俩人交往越来越少。</p>

高长礼老师高中时教过王哲他们的语文,后来调到滨海日报社教育周刊当了主编。刚毕业时在滨海的同学聚会一般都会请他出席。</p>

可能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吧,前世王哲很反感酒席上高老师介绍同学们的身份,这是刘书记的孩子,这是刘局长的女婿,这是郑行长的大儿子;过了十几年后酒席上再介绍时就成了这是工商银行刘行长,这是人保的张总,这是滨海银行的郑行长。</p>

再后来就成了圈子文化了,过的几年,走上社会的同学开始变得世故起来,同学聚会渐渐的变味,充满了世俗金钱的味道,王哲这样混的不好的同学再难介入其中了。</p>

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现在整个桌子上就形成了几个圈子。刘明远、张超、郑晓勇、王金钢四个人围绕着高老师说着话,他们都是事业单位的;三个女人坐在一起讨论着女人的话题;王哲和魏国华俩人坐在一起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话。</p>

“王哲,半年多没见你了。”高长礼率先发言:“听说你开始自个创业了,怎么样了,还顺利吧?”</p>

王哲一笑道:“什么创业啊,就是个体户。还可以,蛮顺利的。”</p>

在高长礼看来,王哲一没关系,二没家庭背景,能顺利才怪。就差点说,就你赚的那点小钱,丢在地上他们都懒得弯腰去捡,就这个,你还在这里秀优越感?</p>

这也是王哲反感高老师的原因之一,从来就瞧不起混的差的学生。</p>

这次老乡同学聚会随着高老师的发言正式开始,由高老师发表了一番讲话,说的大抵是什么同学情深要互相帮助之类的话,提倡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搞一次聚会,大家多交往接触。</p>

坐在一起喝着酒聊着天,聊起来当初在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聊得那是不亦乐乎。说着说着就聊到了王哲的身上,他上学那会儿在一中可是打架非常出名的,几乎全学校师生都知道。</p>

人都是会变的,不同年龄段的价值取向不同,高中毕业这么多年,再一次见面,昔日的坏孩子却变得朴实无华,放在这一堆同学里,在别人看来已经没什么地位了,远不及上高中时那样的意气风发。</p>

大学毕业却去做个体户,连个稳定的工作都没有,这种落差虽然残酷了些,却也现实。</p>

王哲的眼神一直闪烁在众人之间,时不时的看向于欣。这一眼就是将近二十多年,昔日那熟悉温吞的感觉已经全都没有了,换之而来的是说不出的陌生,但王哲还是微笑起来,发自内心的微笑,像对一个老朋友的微笑......</p>

席间觥筹交错,互相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王哲抢着问于欣要了办公室电话,说改天单独请她吃饭。惹得大家一阵起哄,让于欣羞红了脸。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王哲的脸皮厚的刀都砍不透,根本就没在乎。</p>

都喝得差不多了,王哲抢先将账结了,刘明远还要推让,王哲就说下次你再请。</p>

众人出了酒店,才知道王哲已经买了车,虽然是面包车,但也算是在同学中最早买车的。不像刘明远他们,虽然开的是桑塔纳,但都是家里父母给借来开的。</p>

谢红看王哲开了车,就让他将于欣安全送回单位宿舍。其实谢红也知道她妈妈有意撮合王哲和于欣俩人,今天带于欣过来就是让俩人先见个面认识一下。</p>

(https://www.yqwxw.cc/html/129/129757/478142942.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