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平静的生活(1 / 2)

和家人相处的那种温暖的感觉,给了王哲心灵上的安慰,让他的心灵越发通亮起来,他的精神力也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越发精纯。家是人心灵的港湾,随时都会接纳你的到来。</p>

回到滨海的王哲看着屋内整洁如新,给家里报了个平安,就去了店里。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关了接近半月的鱼店终于开门了。旁边的店老板纷纷跑过来问候,王哲一一答复,说去南方进鱼了。</p>

李玲这段时间已经适应了过来,和王哲也能坐在一起聊天了,诉说着上学时的种种,同学之间的趣事。日子就在平淡中慢慢渡过。</p>

平时泡上一壶茶,手捧一本书,是王哲每天的状态。慢慢从书中体会着前人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理解。</p>

古人云:“常开卷者,常以古为鉴”。开卷可使人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读《谏太宗十思书》,可警示自己“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读《论语》,让我们懂得要“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慨及经验都融进了书中。</p>

“开卷”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人生精神境界。一纸豪迈,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是当之无愧的“精神贵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李易安编织着“温婉”一族的羞涩与怅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诉说着王维“入禅式的境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大唱“*******,*******”,唱出了爱国的热忱之心......浩荡的历史长河中,古人用精神激起了朵朵浪花,只许徜徉其中,便可感同身受。</p>

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可能觉得是疯子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解了自然、社会。</p>

现代人被更多的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无法认识更广阔的天地。“学古而不泥古”,在个人拜金、物欲横流的今天,而曾经的那份安然、恬静已渐渐地丢失,在现实面前丧失了自我!</p>

但王哲是幸运的,得到了补天石,让他重新找回了那颗最真的心,最初的自我!恨不得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修炼可以使人上瘾。越是投入的修炼,王哲就愈发地认识到自己先前的肤浅,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p>

在空间里修炼只能是自身功力的提升,而在外界的修炼才能有助于境界的体悟。所谓红尘炼心,概莫如是。也幸亏王哲做为重生者,经历了大半辈子,积累了一定的阅历,才能达到如今的层次。</p>

只要有闲,王哲都会起得很早,天还没有亮,便会来到离家最近的北苑公园里修炼。陆续早起健身的老头、老太太出现在公园里,这些都打搅不到已经完全投入到修行中的王哲。</p>

他立于一棵大树下,因为位置比较偏僻,倒是没有人会过来打搅,加上他修炼的动作,有点类似于打太极,就算有路过的人看到,也不会觉得奇怪。</p>

双脚自然地立于草坪之上,王哲呼吸均匀而有力,双眼微微闭合着,双手手臂像是在沿着某种轨迹在缓慢摆动着,分散于四周的气,有规律地随他而动,让他整个人就像沉浸在气的海洋之中。</p>

这个画面,有点像当初王哲在空间世界里初次修行时的场景,现在想想,只不过才过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而已,如今的王哲已经是脱胎换骨了。</p>

修炼之初对于拥有空间世界充沛灵气的王哲来说上手很容易,前面的境界可以提升的很快,可是到了后面,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在空间世界里进行枯燥的修炼,只能是真元的增强,而能领悟到的东西却有限。</p>

王哲正是凭借空间世界的灵液和重生之前的人生经历两者相加才达到了炼气化神境界。虽然才是第二重境界,但以他现在的实力,可以说已经所向披靡,想找个对手可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