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宗相送长生去,长生有意收二仆(2 / 2)

唐太宗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点头道:“好!那就有劳爱卿了!”</p>

魏征随即出了大殿来接陈长生,陈长生见来接自己的事魏征,不禁有些惊讶了,这老古板居然会来接自己,大吃一惊呀!真要大吃一斤。:“魏大人,怎是您起来,真是折煞小僧呀!”魏征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这可是难得的忠臣。</p>

“哪里话!大师,现在可是唐御弟。当得起老夫前来,就是大师不是御弟自也当得我前来。”陈长生这么给面子,魏征自不好给陈长生脸色看。而是一改常态,客气道。</p>

“大人请!”陈长生拱手道。</p>

“玄奘法师请。”魏征道。</p>

俩人一同进了大殿。</p>

天子!嗯!还是坐明堂。</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长生见礼。</p>

唐太宗这次才从皇座上起身来,下了阶层皇阶,扶起了陈长生。道;“御弟,快快起来!”</p>

等陈长生起身后才想起了魏征那老头还跪着呢!道:“爱卿快快起来。”</p>

“陛下!你终于想起我了呀!老夫这老身板呀!不生气,不生气。陛下只是因为取经事大才忘记我的。不生气,不生气。他是老子,咱气不得,气不得。”魏征暗自说服自己,催眠自己,安慰自己。</p>

唐太宗对着陈长生说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这是通关文牒。朕又有一个紫金钵盂,送你途中化斋而用。再选两个长行的从者,又银絺的马一匹,送为远行脚力。你可就此行程。”</p>

陈长生欣然接受,谢聊皇恩,领了事物,但是从者这边,陈长生就费了点心思,一同与唐太宗去了御林军之中选入去了。</p>

陈长生看重了俩人,一个乃是御林军之中的一名杂事,虽不是军长之类,但是陈长生可是看出这家伙的气息可比这里的士兵强多了,而去体质也不错,潜力还行,陈长生看其穿戴十分整齐,看来是个有讲究的人,还不错。另外一个人,陈长生是看其年纪不大,底蕴强大,而且身体很强壮,更重要的一点事,这家伙的气质不低,同时自己身上的气运与之有些呼应,看来他也身负人族气运,以后必定是一个人杰,所以陈长生才收下他!</p>

选完人,陈长生也没有继续停留的必要了,便出发了。唐太宗携文武百官相送,但是让陈长生意外的是,唐太宗身后的第一个人不是魏征,而是李元清,就是那天与观音争执之人。这人是李渊在早年间收留的一名义子,(纯属杜撰)后来因其读书刻苦,进了朝廷任了职,因其早年与唐太宗交好,故此深受唐太宗信任。</p>

陈长生想了想,这人那天受自己指点,学气暴涨了许多,自己有意与他功法,可浩然正气决传他不得,故此作罢,但如今系统商城有了这养气决。罢了!这养气决合该这李元清所有。便兑换了养气决。</p>

陈长生走到李元清面前,从怀里取出一部古籍,正是养气决,道:“李大人,这是我在这里化生寺的时候,偶然得到的一部儒教经典,这经典与我无用,我观这经典,倒是与大人有缘。便赠与大人了!”</p>

“这.....”李元清有些意外,但是看见陈长生那坚定的眼神,便不多浪费口舌,而是道:“多谢,御弟法师。”</p>

唐王见了已经到了皇城郊区了,先让人收拾行囊马匹,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p>

唐太宗举爵,又问道:“御弟雅号甚称?”</p>

陈长生如实说道:“贫僧出家人,未敢称号。”</p>

“当时菩萨说,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号作三藏何如?”</p>

得了,看来唐三藏这名号是跑不掉了,系统里面又要多个名字了。陈长生腹诽不已,但是皇上面子还是要给,连忙谢恩。接过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头一戒,贫僧自为人,不会饮酒。”</p>

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饮此一杯,以尽朕奉饯之意。”</p>

陈长生不敢不受。接了酒,方待要饮,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得了喝酒就算了,还要吃土。也罢,皇上大义,自己只能受的。</p>

唐太宗看陈长生微微沉思,还以为陈长生没懂他的用意,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p>

陈长生说道:“路途遥远,归期不可期,贫僧不敢妄言,但是一定早日归来。”</p>

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p>

陈长生虽知道唐太宗的用意,但是唐太宗说出来,自己不禁感动了,喝下素酒,带着行李和二从者,头也不回的西行而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