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进取(1 / 2)

王斗谢秀娘 老白牛 1291 字 1个月前

后金建立后,就在沈阳大兴土木,修建了皇宫。</p>

以崇政殿为中轴中心,向来是清国君臣处理政务的地方,以前的皇太极如此,现在多尔衮也是如此。</p>

崇祯十七年二月中了,放在后世的阳历也是三月中期,属于早春时候,冰雪开始消融,万物生发,不过在这辽东之地仍然寒冷,有时仍然会飘下鹅毛大雪。</p>

崇政殿配有飞龙阁、翔凤阁等一系列建筑,此时大殿内气氛严肃,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等诸多大臣济济一堂,为了表示对朝鲜人与日本人的重视,八旗朝鲜,八旗日本诸多固山额真同样列殿。</p>

他们的辫发衣冠也全部变了,变成和那些满洲人一致。</p>

这是皇太极在时就力主的政策,“辫发衣衫皆如满式,违令者斩”,为了防止满洲汉化,他还多次下令摒弃明代官爵、城邑名号,易之以满语,否则就是不奉国法,察出绝不轻恕。</p>

对这些政策,多尔衮全盘继承了下来。</p>

皇太极还下令设立都察院与六部,每部皆由贝勒一人管理,下设承政、参政、启心郎等官,满、蒙、汉等并用,各部人数不一。</p>

又将“书房”改称文馆,满汉儒臣分成两班,轮流入值,执掌翻译典籍,记注本朝政事。特别以宁完我、范文程等人为智囊,有些明内阁与翰林院的职司作用。</p>

此时镶蓝旗旗主,贝勒济尔哈朗管刑部,车尔格、索海为承政,多尔济为蒙古承政,高鸿中、孟乔芳为汉承政。内中高鸿中还是谍工重地“蛮子城”的主管,专门负责对外情报细作之事。</p>

蛮子城对清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以李永芳为头目,李永芳病死后由其婿武长春接任。武长春被东厂缉拿,凌迟处死后由鲍承先接替,但鲍承先又被王斗的情报部抓获,腰斩而死。</p>

现掌管蛮子城的就是刑部承政高鸿中,此时他拿着一份情报,抑扬顿挫的宣读着什么。</p>

“已经确认,流寇李自成,二月初一日在济南称王,建国大顺,年号永昌。他国中设六政府,设丞相,各有尚书侍郎,国体完备。军制上,他分中、左、右、前、后五营,设正副权将军各一人,总统五营。每营各设制将军一人,分统各营,营内又有左果毅将军与右威武将军,分掌营事……”</p>

“现已探明顺国大将四十多员,刘宗敏、刘方亮、刘希尧、袁宗第、李过、李岩、党守素、辛思忠、谷可成……”</p>

“其些人军职喜好性情如下,刘宗敏……”</p>

殿内各清国重臣安静听着,对蛮子城的能力他们深信不疑,他们的情报收集,甚至可以详细到大明每个关口守将的姓名、士兵数量,装备武器。</p>

他们化为商贩、僧道、丐流、百工,无孔不入,甚至很多大明官将就是他们的细作,所以收集到这么详细的顺国情报不足为奇。</p>

只有那些新加入清国的八旗朝鲜,八旗日本诸臣相顾骇然,未想到大清的情报能力如此强悍,这也多少增添他们对这个国家的信心。</p>

当然,高鸿中说的是汉语,对此时清国的“金语”,不说很多汉臣半懂不懂,那些新加入的鲜朝人,日本人更是一窍不通,所以清国朝议多说汉语。</p>

此时汉文化盛行东亚,对各国的上层人物来说,说写汉语并不是问题。</p>

“……蛮子城已经确认,顺国将于三月初一日起兵,直取明国京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