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饥民(1 / 2)

王斗谢秀娘 老白牛 3007 字 1个月前

王斗沉吟良久,决定还是先练出一对的轻骑兵,清兵就要来了,这侦察情报非常重要。</p>

他对韩朝道:“韩哨长,我决定先练出一队的哨探夜不收,用于侦测敌情之用。这训练轻骑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相关的马匹人选,你尽管从军中挑选,要什么花费使用,你报于我批准后,去林大人那领取。</p>

林道符除了管练兵与屯田外,堡内的后勤暂时也是归他管理「不过决定权还是在王斗手上。</p>

林道符与韩朝都是抱拳领命,又有一队兵归自己管辖,韩朝未免喜上眉梢,韩仲也是羡慕地看卜qa,-!\}一眼。不过韩朝要管步荠,又要管骑军,肩上的担子更重。</p>

王斗对滥方亮、孙三杰徽笑道:“滥大人,孙百户,韩哨长要训练轻骑,可能会选用一些你们队上的军士,到时你们可别舍不得。”</p>

见自己队上寥寥无几的兵又要被选走一些,孙三杰未免有些不舍,不过他还是郑重地抱拳答应了。</p>

涅方亮则是满不在乎地道:“大人言重了,下官队上的兵,逆不一样是舜乡堡的军士?下官-一定会尽力配合韩哨长的选用!”</p>

末了,他又嬉皮笑脸的道:“只是大人,我与孙百户同样是哨长,只是我们这两个哨长带的兵未免太少了?不知大人什么时候将我们的兵额补足?”</p>

这个问题也是王斗一直在考虑的,堡内的青壮己经是利用到极致,不可能再从堡内挑选男丁了。</p>

他道:“眼下舜堡丁口较少,或许过些时写,我们舜堡招募流民,可以给你们补足兵额。”</p>

温方亮舒了口气:“那就好。”</p>

他笑嘻嘻地坐了下来。</p>

会议散了后,韩朝立时去马铺内挑选了五十匹骏马,然后又从舜乡堡全军内挑选哨探夜不收的人选。</p>

不比步军列队堂堂而战,这哨探夜不收鲅注定个人技艺,平时训练,多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体力战技,如何伪装,如何学习夜间潜伏,如何深入敌后,侦察敌军目标位置,捕捉俘虏,刺杀与破坏。如何认识地理天文,如何辩知敌军的语言文字,如何认识敌军旗号金鼓等,要掌握的东西非常多。</p>

最后韩朝从军中挑选出了五十余人,合成一队的轻骑,个个都是技艺出众,无一犯有夜盲症。谢一种原本在右哨军中,技艺考核后为上等军士,现在也被挑选到夜不收中去,还任了一个甲长的小队官。</p>

滥方亮与孙三杰领的两队兵中,由于都是家丁,个人武艺出众,很多人还骑过马,因此每队兵中被选去了十几人。现在滥方亮与孙三杰二人领的一队兵只有几人,他们闲着无事,便轮流帮韩朝训练他那一哨的步兵军士。</p>

韩朝还向王斗列出了这一队夜不收的武器装备,计有飞斧,标枪短矛,勾索,手铳,短弩,弯刀,头盔皮甲,药包,睡袋,骑枪,锐钯、棍枪等物。比起步军,这骑兵果然装备就是复杂,特别是夜不收,装备更是复杂。</p>

这些物资,有的舜乡堡有的,或是工匠可以打制的,有的则要向外</p>

购买。</p>

王斗划出钱粮,吩咐林道符一一购买打制这些物资。</p>

抛开个人的技艺训练不谈,这一队的夜不收,同样要训练骑兵阵形作战。</p>

王斗看了一下,无非是列成几列纵深,马匹在训练中疾速飞驰,骑士手中拿着骑枪的,以手臂夹住枪杆,长枪低平,借着马力,刺中目标后随时松手,否则因为速度的惯性自己会掉下马去。</p>

这骑枪一般是属于一次性的武器,那种借力打力的高难庋技术,不是随随便便能练出来的。能使用锐钯与棍枪,己经算是优良的骑兵战士了。</p>

所以每个骑士腰上都挂着一把马刀,刀身颀长,都不开刃。他们训练时,侧身拿着马刀,借助马力在目标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口子,并不弯腰样砍。不过这种长长被拖出的口子,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基本无解。</p>

至于马上射箭,王斗与韩朝的意见都是让骑兵们使用短弩或是手铳。等他们技艺深了,韩朝还会教他们如何在马上抛射飞斧与标枪等。</p>

韩朝训练这些骑兵夜不收,王斗并给不了什么专业的意见,不过他要求韩朝在夜不收练成后,以后出外测绘,哨探,或是在外发展情报人员时,需要使用一种专业的密码文字体系。</p>

这种密码体系是使用一种密码本,采用字典的换算方式,每个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密码母本掌握在韩朝手中,还定期更换,就算前方情报被敌人得到,由于不知道换算方法,所以绝不可能翻译出来,大大保证了情报的安全。</p>

这种密码体系来自后世,韩朝听王斗说出后,惊为天人,立时采</p>

用。</p>

有了这种情报体系,以后军中情报的泄漏,将大大减少。</p>

不过采用这样的情报体系,对夜不收们的知识度要求大大加深。以后他们读书识字,甚至要比步军中的军官们还来得严格,几个月后,他们至少每人要掌握几百个词汇量。</p>

在韩朝训练夜不收的时候,王斗仍是在每天下午或是晚上招集队长及以上的军官们读书识字,讲解条例,研谈兵书战阵等。王斗现在一哨兵有四个队长,两哨兵便是八个队长,加上两个哨长,还有温方亮与孙三杰等几个军官,每天便是十几个大小军官集中在王斗面前读书识字。</p>

虽说对王斗一个武人还精通文墨,众人都是有些奇怪,现在大明军中,就是游击、参将、总兵都有一大堆人大字不识一个的。不过这些舜乡堡军官都是文盲,又都是成年人,早过了识字的黄金时段,连韩朝、韩仲都不例外,要他们读书识字,真是难为他们了。</p>

这些军官们,叫他们练武,他们可以练个不停,一说到识字,就千奇百怪,叫苦连天了。整天不是这里累,那里累,就是这里疼,那里疼。不过王斗要求军官们每天至少认识三个字,每天都是让几个书吏抽查,有记错写错的,就要打军棍。特别是韩仲,几个月下来,字认不到一百个,每妾都要被打个一阵军棍,不过打得多了,他的皮倒也练厚了,坚如皮甲。。</p>

只有韩朝好一些,从去年下来,到了现在为止,一共己经认识三百多个字。</p>

时间很快到了崇祯九年的三月中,王斗看邸报,九年初,宣大总督梁廷栋,曾议修宣镇楼台塔垣二百多里,不过算下来,需要本色粮二十三万四千余石,盐菜银十五万六千金两,户部认为本色折色皆无从措办,最后只得作罢。</p>

在今年的年初,保安州各地年景都不是很好,去年没有大雪,到了今年,又没下什么雨,眼看田地的禾苗长势不好。不生就算如此,保安州相比大明各地己经算好了。</p>

从今年二月开始,山西各地便遭受了旱灾、虫灾,三月,更发生了大饥荒。时饥民无粮,只得食用树皮,草叶,临近山西的河南南阳,也发生饥荒。崇稹-帝下诏赈济,并免受灾州县新旧二饷。</p>

不过赈济杯水车薪,甚至官吏贪墨,落不到饥民的手中,一时间,饥i\{,四散,涌入大明各地。</p>

从三月起,陆续有一股股饥民从蔚州,顺圣州等地流入保安州,聚集在州城附近,希望活命,三月中,还陆续有几十,上百的饥民来到舜乡堡下,随着传言到舜乡堡便可活命的消息传开,三月二十日这天,更是有一股上千人的饥民来到。</p>

大明国初时,设有养济院收容灾民,养济孤贫残疾无依者,又铍立义垓,掩埋连尸骨骸。永乐年时,设立饭堂赈济流民,在京师还设立蜡烛、旖竿二寺收容灾民。明中叶后,大明遍立粥厂,赈济灾民。</p>

粥厂本为仁政,不过到了明末,朝中赈恤能力严重不足,各地富户官员也多有冷血,施粥者少,坐视饥民苦寒者多,甚至借机拐买妇女孩童等。</p>

自三月饥民来到保安州城后,保安知州与操守官便下令紧闭城门,严加防守,官方却没人出面施粥布善,甚至城中商户米铺又集体抬高了米价,博取暴利。</p>

这种情况下,保安州儒学学正符名启站了出来,他在城内奔走,呼吁富户在城外设立粥厂,不过除了城内的万脞和米店外,响应寥寥,饥民死难者众多。</p>

自三月中有饥民进入舜乡堡地界来,王斗便下令在堡外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并下令派出一队的舜乡军到处巡逻,埋瘗弃尸等。不过随着饥民越来越多,王斗下令舜乡堡严加戒备,同时在堡外设立的粥厂规模越来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