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得知(1 / 2)

新野城守军胆战心惊地看着河对岸的骑兵,因为不知是敌是友……开始不敢轻举妄动,后来见王斗等人没有敌意,也不抢掠,似手是官兵,这才大着胆子,将一个小校缒下城去,探知王斗等人的来意。</p>

那小校得了五两银子的重赏,硬着头皮,从浮桥处向大军过来。</p>

他走过浮桥时,谢一科手一挥,两个护卫策马过去,将他直接带过来,其间还搜去了腰刀兵器。</p>

那小校不敢反抗,老老实实的,只是越是临近,越是脚步发软,这些军爷哪来的,装备就不说了,那种凶神恶煞的气息,怕是个个都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也不知杀了多少人。</p>

那小校被带到王斗身边,连忙跪下叩头:“小的新野城守营旗总马子仁,见过大将军。”</p>

王斗知道中原官军的编制与边镇略有不同,听了他的官名也不以为意,他策于马上,温言说道:“你不用害怕,本将乃宣府镇东路参将王斗,接兵部行文,前往四川剿灭献贼。大军劳累,欲在贵境休整一日。”</p>

那小校哪知道王斗的威名?听了这话,却是松了口气,原来是客兵过境,连忙道:“是是,小的这就去回禀上官。”</p>

王斗说道:“嗯,你去。”</p>

看了谢一科一眼,谢一科会意,抛去一锭银子:“赏你的。”</p>

那小校麻利接在手上,一看竟是十两银子,心下大喜,非但没事,还发了一注横财。</p>

他连连叩头:“多谢大将军,多谢大将军。”</p>

乐颠颠的回去禀报了。</p>

很快,又来了个千总,带着几个师爷样子的人,见大军威势,各人暗暗心惊,不过千总持礼虽恭,却要求看兵部行文。</p>

此人职责所在,王斗也不为难他,让他看了公文。</p>

那千总看过公文,师爷确认无误,明显的松了口气,说道:“原来是勇冠三军的王大将军,末将失礼了。末将新野守营千总赖邦宪,将军有什么需要的,吩咐一声便是。”</p>

王斗没想到此人竟知道自己的名字,看了他几眼,说道:“有劳了。”</p>

接着在这千总的带领下,前往大军扎营歇息的地方,却是离新野城南关不远处的几座寺庙。这里庙宇众多,有龙王庙、关帝庙、马神庙、财神庙等,足够三千大军扎下的。</p>

那千总又与王斗恭敬说了几声,言道守备与知县很快就会前来拜访,然后匆匆离开,回禀上官去了。</p>

王斗吩咐扎营休息……时人动马嘶起来。</p>

舜乡军扎营自有条例,不论是在野外还是在屋舍。野外不说,若在屋舍,一总一街,把总随之。一部一方,千总随之,最后中军统之。各部不许相混,各总各队不许相混,如不随本队住者,皆以军法治之。</p>

大军扎营,早己经验丰富,各部皆是有条不紊,王斗与护卫总,中军部居于关帝庙,大纛高高挑起。心中寻思,新野到襄阳一百多里,今日养精蓄锐,明日一早起程,一天工夫,便可到达襄阳了。</p>

不说王斗这边扎营,新野城的百姓原本很多人逃入城内,见太平无事,又重新城门打开,人来人往,恢复平静生活,只是城池内外,皆对这部官兵议论纷纷。</p>

营地外围还聚了一些闲人观看,指指点点,不过各人对官兵,特别是客兵的畏惧深入骨髓,不敢靠近,只是远远围观。…。</p>

约过了半个时辰,南关处鼓乐喧天,一行人吹锣打鼓而来,却是新野知县及守备领着一些士伸乡老前来拜访劳军,行礼中担着几坛酒,一些米面,还有两个壮汉挑着一头肥猪,那猪兀自挣扎叫唤不停。</p>

王斗迎了出去,件那知县脑袋甚大,带着乌沙,穿着织丝盘领右衽青袍,胸前有七品溪鹏的补子,系着素银的腰带。</p>

知县甚为肥胖,年在四十许,他旁边的则是新野守备,一身武将打扮。云翅盔,穿着罩甲,甲叶露在外面,锵锵作响,却是明甲样式,还有一副臂手,鞋带上挂着一把腰刀。</p>

知县等人来到面前,见营地行伍森严,心下一惊,又见眼前一位大将,一身华美的明光铠,腰悬宝剑,头上八瓣帽儿铁尖盔,嘴上留了短髭,神情威严,双目锐利有如鸷鹰,身后还跟着几位大将,皆是英武不凡,更是一凛。</p>

知县连忙抢前几步,出列而来,拱手道:“下官新野县知县张有贤,久闻定国将军忠义无畏,勇冠三军,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三生有幸。”</p>

他说话摇头晃脑的,便如在颂歌似的。</p>

那守备也连忙拜见,他早见王斗大军时,己是矮了一截,又见王斗威容,更是唯唯诺诺,话也说不清楚。</p>

话说当官最重威仪,为将最重气势,王斗两者都不缺。</p>

他自靖边堡起家,数年间南征北战,尸山血海,又掌控东路数十万军民的命运,不论边地大将,还是朝中诸公,都不敢怠慢。等闲人等,见了王斗,气势上先就矮了三分。</p>

王斗说道:“两位客气了,请!”</p>

众人进入关帝庙,进了大殿,那知县随行之人,也将那些劳军之物抬到殿前广场,张知县又拜:“区区薄礼,寥表乡民寸心。”</p>

寒暄几句,张知县邀请王斗进城,说给大将军接风洗尘,宴请歇息。</p>

王斗摆了摆手,问道:“听闻新野有一小食叫板面?”</p>

说起这个,张知县的油脸上笑开花,说道:“原来大将军也听过我们新野的板面。是的,这个面食我们新野叫板面条,相传乃是三国猛将张翼德所制,爽口耐嚼,远近闻名哪。”</p>

王斗点头:“好,张知县,你安排下去,做四千碗板面条过来,让我将士们也尝尝鲜。”</p>

知县一下呆住:“这,四千碗……”</p>

他有些为难,虽然他愿意破这个费,但要很快做四千碗板面出来,也不是容易的事。</p>

王斗一伸手,又从谢一科处接过一袋银子,抛在张知县的面前:“我也知道为难,这样,你拿银子回城,动员城内各茶楼酒肆,我公平买卖,也不会亏了他们。”</p>

张知县不由自主提起袋子,好家伙,入手沉重,内中白银的撞击声哗哗作响,他咂了咂嘴,这王将军还真是豪气。</p>

也是,看看他们的人马装甲,会是没 银子的人?</p>

又心下暗思:“早前听闻这王斗的事,还有些不信,此时一见,果是品格高贵,仁义之师,风姿嫣然。”</p>

一时间起了结交的心思,此等名将,此等强军,若援引一二,受用不尽。</p>

那守备看着知县,眼睛转动,显然也是一样心思。</p>

张知县又拜:“大将军征剿献贼,劳师远动,岂敢让大将军破费?”</p>

王斗说道:“无妨。”</p>

又说:“你准备一些大桶,烧些热水,让我将士们洗洗,费用一起算。”…。</p>

张知县道:“是,是。”</p>

吩咐幕僚们进来,亲自在王斗面前吩咐安排,将银子给了他们。</p>

幕僚们极为诧异,走出大殿,窃窃私语去了。</p>

很快,此事便在新野城内外传开,一时城乡轰动,有银子派下去,城内外诸多酒楼面馆极为卖力,而且乡民争动,拿出家中大桶,人人去河中挑水,让舜乡军将士们洗个舒服的热水澡,然后快美吃面。</p>

而王斗此举,也在新野留下一段佳话,传为美谈。</p>

王斗同样舒服的洗了个澡,换身便服,这个时间,张知县等人一直在大殿相候。</p>

王斗吩咐将那头猪杀了,做成红烧肉,每部都分一点,由于大军没有作战,各人还喝点酒,去去寒气。</p>

大锅的红烧肉,大锅热腾腾的板面端上来,香味扑鼻,浇上臊子,热呼呼吃在嘴里,确实 无比。</p>

其实在后世,王斗曾吃过新野板面,不过那时的臊子原料还有使用红辣椒,此时辣椒却没有普及。虽是如此,味道并不差过后世,显是有自己独特替代之物,便如古时没有味精,使用高汤,也极为鲜美。</p>

大家围绕一张大桌吃喝,张知县与新野守备列席其中,看着王斗与麾下各将吃得香甜,也不免心中自豪。</p>

言谈中,王斗听闻张知县说话带点皖地口音,不由想起自己见过的彰德府武安知县窦维辂,果然一谈之下张知县却也识得,却是自己同年。听到王斗谈起武安县的情形,不由叹息:“明启兄有大才,可惜时运不济,被分到了武安县。”</p>

这话王斗相信,论起才能,相信窦维辂高过这张有贤,不过新野安定,武安残破,这与时运确实有关系。大环境下,任你个人才能再高,也是回天乏术。</p>

其中,张知县又连连吹捧王斗的一系列功劳,还提起了不久前的汝州大捷,显然也是关心时局之人。</p>

王斗微微一笑,心想洛阳大捷的消息还没有传到,等过段时间,你更惊讶。</p>

其实张知县心有疑惑,早前听闻闯贼数十万大军围困洛阳,这王斗也领军去救,怎么又在这,难道闯贼败走了,这不可能,几十万大军啊。还是这姓王的私下脱逃?这话却不好说。</p>

王斗又问起杨萌昌情况与襄阳城的动静。</p>

张知县答道:“杨阁部大军十万众,直追入川,献贼插翅难逃。”</p>

又道:“襄阳军府重地,饷金、甲器皆聚于城内,每门有副将防守。城内有襄王,知府,巡道,固若金汤,未听闻有什么异状。”</p>

王斗点头,显然的,不论是襄阳城,还是附近官将,都想不到张献忠会轻取城池。</p>

他心下沉吟,依历史,由于左良玉的缘故,张献忠、罗汝才部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顺利地出了夔门,经巫山进入湖广。正月二十五日,他应该攻克了兴山,杀官军守将吴国想,知县刘定国,然后东进至当阳,荆门一线,探得襄阳城守备单薄,定计奇袭。</p>

在夺得襄阳城的过程中,内应起了很大的作用,襄阳事后,奉敕前往勘襄阳失事的司礼监策笔太监王裕民题本中,就有说“奸细伏于城内”,又说“降丁盈千盈百,往来城中不知是贼是兵……”。</p>

可以说,不论李自成与张献忠,还是其它的流贼头目,都非常善于使用细作内应。</p>

王斗沉吟的时候,舜乡军各将也是相互使着眼色,将军这么关心襄阳,难道那边会发生什么大事不成?…。</p>

现在军中一直传扬定国将军天上星宿下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论崇祯十一年那场战事,还是洛阳之事,都证实了将军的先见之明,若是在襄阳又立大功,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