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殿下谈(2 / 2)

夏启明白冷空的言下之意。</p>

有关龙时的传言,“白化病”一事虽然是假,但被杨家分隔在外却是真。若是自小没有好生教化,只是空有一身武艺,他冷空也是看不上眼的。</p>

“呵,那这样,这场比武过后,你亲自去验验他好了。”夏启道。</p>

“正合老臣之意。”冷空拱手。</p>

夏启点点头,起身,缓缓靠近窗边。</p>

“肯像你这样栽培年轻将领的,我漠国又有几人?朝中大臣,多的是为一己之私忌才如虎者。”</p>

夏启已经记不清冷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身边的了。只知道,当年冷空迎娶了自己的姑姑素云公主之后,就一直是他的肱股之臣,一路追随,从王子到国主。</p>

他至今还记得当年还是王子时,私下里甚至会称呼他为“冷叔”。</p>

“将帅之为,当在千秋万代。若一心只在内斗,何时能一扫六合,平定天下?”冷空道。</p>

“说得好啊!”他长叹道,“朕曾以为,青黄之争后,我漠国儿女再难有这样的豪情壮志去实现烈王之志。但半百之人尚有伏枥之心,更何况血气方刚的少年人?朕心甚慰。”</p>

“十七年前,漠国人有能力踏平堑关,直取崇城。十七年后,如何不可?无非是换了新面孔罢了。”冷空道。</p>

夏启点头,眼中却忽地闪过一丝复杂:“冷卿,你说,要是风欲静在,他会不会也很赏识龙时这小子?”</p>

冷空缓步走到夏启身边,却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国主如此关照龙时,是不是因为龙时和风欲静有几分相似?”</p>

都是那样的神秘。夏启在心里肯定着冷空的话。面上却是沉默。</p>

冷空便不再言语。</p>

曾经,漠国有两位大玉将军,一位是冷空,而另一位,便是两人口中的风欲静。</p>

在十七年前那场被称作“青黄之争”的大战中,风欲静作为漠国主力铁翎军的都统,与冷空的沙城铁骑协同,在对樊、梁二国的作战中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闯敌国腹地如入无人之境,攻势一度波及到樊国都城崇城,距离吞并樊国只差一步之遥。</p>

樊国、梁国都是穹隆的大国,吞并了樊国,便可取道内原,直取梁国,届时,漠国便坐拥三国之疆土,穹隆的大国,便只剩下最南边的跋国,到那时距离一统穹隆还会远吗?</p>

但那场大战最后的结果,是樊、梁、漠三国在北漠和内原交界的堑关,定下了“青黄之约”,约定停战二十年。</p>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四国策》中记载,是风欲静在攻打樊国都城崇城一战中投敌,置铁翎军于不顾,贻误战机,导致铁翎军主力陷入崇城守军和援军的包围之中,兵粮寸断,全军覆没,令得局势几乎瞬间攻守易型。</p>

若不是有杨培龙在沙塞打了一场力量悬殊的以少胜多之战,恐怕战火会一直烧到国都缈城。</p>

直到现在,风欲静为何临阵投敌,依旧是青黄之争中最大的谜团。</p>

“听说,风欲静在樊国已经拜为左相,现在还把想把跋国拉入同盟,这是铁了心了要和我漠国作对啊。”夏启道。</p>

“国主,你我都再清楚不过。王妃死后,他恨您入骨。”冷空淡淡地说道。</p>

两人静了一会。</p>

“所以……冷卿,那件事,你也觉得是朕错了?”</p>

冷空没有回答。</p>

夏启的脸上显出一个意料之中的苦笑,随即摇了摇头。</p>

“罢了,我们这一辈的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下一辈。至少惟儿,不能让她再重蹈她母亲的覆辙。能拥有她的男人,必须要强大到足够保护她不受任何伤害。”</p>

(https://www.yqwxw.cc/html/93921/93921707/10100980.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