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浦东是一块风水宝地(2 / 2)

不指望靠这个发财。</p>

就当作是拿五万亩良田,买云逍子的欢心,免得以后老是盯着董家。</p>

众多松江府的士绅、富商,看董祖和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白痴。</p>

徐孚远想到昨天华允诚、唐麟祥的话,心中一动,果断地说道:“徐家也拿出五万亩地。”</p>

“很好。”</p>

云逍点点头。</p>

然后他向张国维问道:“张抚台有什么想法?”</p>

“若是修缮江堤,再修建起拦海塘坝,浦东这万顷泽国,不出十年,就会变成一方沃土。”</p>

张国维不愧是当世水利专家,一语道中要害。</p>

毕自严眼睛一亮,振奋地说道:“张抚台所言极是,没有了水患,浦东可得良田数百万亩!”</p>

“还不止!”</p>

夏允彝的思路也开阔起来。</p>

“长江带来的泥沙,会不断向海面延伸,浦东的土地面积会逐年扩增,何止数百万亩良田?”</p>

李标拍了一下额头,摇头苦笑道:“老夫也是老糊涂了,怎么又把水泥给忘了?”</p>

松江府的富绅们,却远没有官员们这么兴奋。</p>

增加的田地再多,与咱们没有一文钱的关系。</p>

再说了。</p>

即使盐碱地、烂泥塘全都变成了良田,它也是田,不至于达到百亩换一亩的地步。</p>

云逍继续启发:“好处可不仅只有多出的良田,继续想想。”</p>

夏允彝不假思索地说道:“浦东沿江,可以建码头、货栈。”</p>

董祖和忍不住泼冷水:“建码头、货栈,货物从何而来?”</p>

众人不由得全都笑了。</p>

浦东啥都没有。</p>

建个码头、货栈,有个毛的用处?</p>

云逍摇摇头,问道:“诸位可曾记得,我昨过,要把上海县建成大明航运之枢纽,纺织业之中心。”</p>

“上海港,将士航运枢纽,纺织中心又在哪里?”</p>

毕自严不解地问道:“云真人的意思,是打算在浦东建纺织作坊?”</p>

“正是!”</p>

“松江棉布享有‘衣被天下’之称,每年的产量2000万匹,占据全大明年产量六成。”</p>

云逍指了指前方的盐碱地。</p>

随即以笃定的语气说道:“先定个小目标,三年内,产自这里的棉布,达到两万万匹,行销大明、东洋、南洋,乃至西洋!”</p>

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震得众人瞠目结舌。</p>

半晌。</p>

张国维苦笑道:“云真人,这,这不大可能吧!”</p>

不是质疑云真人。</p>

不可能,这真的是不可能的事情。</p>

众多松江富绅心中一阵冷笑。</p>

何止是不可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p>

大明如今棉布年产量,才是4000多万匹。</p>

小小的浦东之地,年产棉布两万万匹。</p>

那可是全大明年产量的五倍啊!</p>

这又怎么可能?</p>

原材料棉花从哪里来?</p>

又哪里来那么多的织工,那么高的效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