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崇祯五年三月三,那是一个春天(2 / 2)

江右商帮的唐麟祥笑着说道:“当初云真人给江右商帮说了一个‘期货’的点子,你知道一年下来赚了多少?云真人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财源滚滚,这次如此兴师动众,你自己想想,那会是多大的事,又是多大的利?”</p>

“多谢!”</p>

徐孚远连忙拱手称谢,一颗心稳稳地放了回去。</p>

华允诚和唐麟祥相识一笑。</p>

云真人这次,可不只是要重新开发上海港,而是整个上海县,乃至松江府。</p>

需要的资本可不小。</p>

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单凭他们根本吃不下。</p>

况且也不可能撇开松江府的地头蛇。</p>

人性本贱。</p>

就跟驴子一样,拿辫子赶着不一定肯走,用一根胡萝卜吊着,不仅主动走,还会走得快。</p>

若是直接让富绅们投银子进来,肯定不会那么心甘情愿。</p>

因此云逍才特意让华允诚等人提前来上海县,为得就是造势,给松江府的富绅们造成紧张感。</p>

目的当然不是坑他们,而是要把他们拉下水,不,带他们一起发财。</p>

云逍来到一片滩涂上。</p>

看向茫茫大海,他的心中既是感慨,又是豪情满怀。</p>

善于察言观色的王承恩见状,在一旁凑趣道:“云真人何不赋诗一首,以作纪念?”</p>

马屁拍得真好……云逍摇头一笑。</p>

“看到这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汪洋,我忽然有所感触。”</p>

“我大明,上至朝廷,下至百姓,多数人畏惧海洋,甚至谈洋变色!”</p>

“如今开海已经两年多了,依然有一些迂腐之辈,不时地提一些陈词滥调,对海洋畏如蛇蝎!”</p>

“世人却是忘了,我们的祖先,可是有着无比悠久的航海历史啊!”</p>

李标等随员纷纷点头。</p>

后世的很多砖家、大咖,口口声声说什么,华.夏是陆地民族,对海洋天生畏惧。</p>

纯属扯淡!</p>

不吹不黑,华.夏航海史,胜过世界任何民族,曾经获得的辉煌成就,同样也是无与伦比。</p>

《易经》上就记载过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的事迹。</p>

《竹书纪年》也记载,夏朝帝芒“东狩于海,获大鱼”。</p>

商朝人与海外的联系更加频繁,《诗经》上就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之类关于商人航海活动的记载。</p>

东周时,吴、齐、燕、越等邻近大海的国家,航海技术就已经非常发达,并进行大规模的海上活动,包括海上运输、贸易,以及海战。</p>

春秋、战国时期,相继开辟两条对小日子的航线。</p>

秦朝的徐福东渡,西汉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汉时同罗马帝国的直航贸易往来。</p>

三国时,孙权曾派舰队七次远征辽东,舰队远征东南沿海,将台岛、海南岛纳入版图。</p>

唐宋时,更是开始了人类首次大航海。</p>

至于大明之初的郑和下西洋,那就更不用说了。</p>

然而自嘉靖二年“争贡之役”的爆发,朝廷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此后官方几乎完全从海洋撤回到陆地。</p>

国人也渐渐视海洋为畏途。</p>

云逍一番感慨之后,忽然向李标等人问道:“你们有谁知道,为何我大明,以前会放弃海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