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加爵,陪叔父过个年(2 / 2)

崇祯闻言,果然大喜:“温、薛二位卿家所言甚是。”</p>

可接着他却皱起了眉头,摇头说道:“云逍子是方外之人,不愿涉足朝堂。你们说,该如何封赏他?”</p>

张国维也不甘落后,“既然官职上无法加封,可以在爵位上予以封赏。”</p>

崇祯点点头,稍加思索之后,说道:“那就加封为世袭侯爵,礼部来拟定封号。”</p>

大臣们心中一阵骇然。</p>

大明的爵位,含金量可是相当高的。</p>

明代是崇尚军功的时代,“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p>

因此有明一代,爵位十分有含金量,获得不易。</p>

强如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已是三公之首的太师,也没能获得任何爵位。</p>

每等爵位,均分为“世爵”和“流爵”。</p>

“世爵”即世袭罔替,可以传给子孙后代。</p>

“流爵”,即只有本人一代有爵位,无法传给子孙后代。</p>

因此世爵比流爵更为显贵。</p>

册封一名道士为侯爵,别说是大明,历朝历代都极为少见。</p>

崇祯却依然有些不满意。</p>

叔父对社稷有大功,单凭一个侯爵,还差了点意思。</p>

况且给叔父加爵,他还不一定会高兴。</p>

散了朝议后,崇祯回到后宫,跟皇后说起这件事。</p>

周皇后笑道:“叔父高洁,不愿加官进爵,陛下就要在‘叔侄之情’上想办法。这不是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吗,咱们何不把叔父接到宫里来,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个年。”</p>

“叔父是个不喜欢繁文缛节的人,到了宫里,反倒会不自在,不妥,十分不妥!”</p>

崇祯直接否决了周皇后的建议。</p>

思索良久。</p>

崇祯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不如,朕出宫去,陪叔父过年!”</p>

周皇后眼睛一亮,说道:“晚辈陪长辈过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也不能只有侄儿,侄媳妇也得去啊!”</p>

皇后母仪天下,看似威风,可事实上连出宫一趟都不容易。</p>

这次终于有了借口,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p>

跟寻常人一样过年,光是想想就让人心驰神往。</p>

崇祯哪能不明白周皇后的心思,笑道:“把田妃、袁妃都带着吧!”</p>

周皇后大喜,立即让人去安排。</p>

虽说是微服出宫,可过年总不能太冷清。</p>

因此要提前安排布置一下。</p>

谁知事情不知怎么,就传到刘太妃那里。</p>

特意让人带话给崇祯。</p>

前次崇祯答应过刘太妃,等云逍从江南回来后,让他入宫讲道经。</p>

可云逍回京后,先是衍圣公的事情,接着又是忠烈祠祭祀,忙得不可开交,一直没能成行。</p>

于是刘太妃提出,也跟崇祯一起出宫,在清华园过年。</p>

不光是她,还准备带着懿安皇后张嫣一起。</p>

侄儿的长辈、嫂子,跟叔父一起过个年,这没毛病吧?</p>

崇祯却是一阵犯难。</p>

这可是大大的逾制。</p>

要是被文官知道了,那还不闹翻天了?</p>

到时候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劝谏。</p>

可崇祯接着又想到,自己经常带着后妃往宫外跑,不知道逾制了多少回。</p>

刘太妃那么大的年纪了。</p>

皇嫂孤零零的一个人,整天闷在宫里头。</p>

为什么就不能出去透透气?</p>

至于礼制……自从与叔父相识以来,大明天子逾制的事情干的还少吗?</p>

早就放飞了!</p>

于是崇祯答应了下来。</p>

不过他一再叮嘱,消息不得外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