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管杀还要管埋?(2 / 2)

云逍冷哼一声,丢下杀气腾腾的话语,大袖一挥,朝水榭外走去。</p>

众多士绅、生员,如蒙大赦,全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p>

下来还是回去洗干净了,等着被云逍子从身上刮上一层肉来吧!</p>

这位,可真的是敢杀人的啊!</p>

云逍走到潭边,这时一名举子忽然大声说道:“云真人且留步,容草民说几句话!”</p>

云逍眉头一皱,举目看去,见是夏允彝,点点头:“请讲。”</p>

“谢云真人!”</p>

夏允彝大喜。</p>

他斟酌了一下,然后朗声说道:“江南士绅、举子、生员,之所以会成为云真人所说的‘三大害’,其实另有原因。”</p>

“哦?”</p>

云逍顿时来了兴趣,“有什么原因?”</p>

夏允彝苦笑道:“江南的生员,实在是太多了!”</p>

云逍一愣,随即醒悟了过来。</p>

薛国观、范景文等朝廷大佬,以及很多有识之士,也都明白夏允彝说的是什么意思。</p>

“我大明一改宋元之风,多数书院转向科举,私学与科举并为一途,使得文风大盛。”</p>

“如今我大明,平均每县有生员、举子三百左右,而江南繁剧大县,往往在千人以上,可谓人文荟萃。”</p>

“然而读书人多了,也成为了一大祸患!”</p>

夏允彝侃侃而道,显然是做足了功课。</p>

众人一阵骚动。</p>

“不是读书人越多越好吗,怎么多了,反倒成了祸患?”</p>

“脑袋不够用了,有谁能解释一下,他说的是什么意思?”</p>

“好像有点道理,可就是说不出道理在哪里。”</p>

……</p>

云逍摇头一笑,叹道:“狼多肉少,人才过剩!”</p>

夏允彝的话,不无道理。</p>

江南经济居全国首位。</p>

经济的发展,城镇的繁荣,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p>

且不说家境富饶的官僚、地主。</p>

即使仅有‘薄田十余亩的力耕之家’,也都竭尽全力要让自己的子孙入泮读书,冀望他们跳跃龙门。</p>

生员举子众多,本来是文化繁荣、国家有望的象征。</p>

约占全国人口千分之五的生员,也应该是一种极可贵的人才资源。</p>

然而恰恰相反,江南的生员、举子以及士绅,反倒成了公害。</p>

如今的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p>

做官!</p>

传统社会官僚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观念,生员们只能走科举当官这一条路。</p>

然而整个大明,光是生员,就有五十万之多啊!</p>

哪有那么多的官位,给他们去做?</p>

于是乎,大明就出现了一个奇葩现象。</p>

人才过剩!</p>

人才济济,成了"人才挤挤"。</p>

大量生员屡被摈斥于仕途之外,除了祸害地方,还有什么事情可做?</p>

夏允彝向云逍躬身一拜,大声说道:“云真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恳请真人,为江南士子指一条出路!”</p>

云逍笑了笑。</p>

这个夏允彝,还真是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p>

不光要管杀,还要自己管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