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法会、文会,相映成趣(2 / 2)

云逍一番解释后,他更加懵逼了,然后懵懵懂懂地离开。</p>

……</p>

九月十五。</p>

苏州城中,万人空巷。</p>

玄妙观内外,都是人山人海。</p>

虽然讲法的地点放在道观后面的山房外,却依然不影响信众的热情。</p>

当然了,看热闹的也不在少数。</p>

不光是冲着‘仙法’而来的,还有很多人都想一睹云逍子的真容,看他到底妖在哪里。</p>

玄妙观山房外的场地,只能容纳两百多人。能够进入这里的,自然都是有身份的。</p>

王承恩、薛国观等大佬不消说,南京六部九卿、应天府的官员,悉数到齐。</p>

还有来自各地的道门高士,也有不少饱学大儒……某个没有道德底线的狗作者,到现在《道德经释义》才是出了一个上部,被很多人惦记着呢。</p>

这次讲的经文,自然是《道德经释义》的后续部分,因此吸引了很多大儒前来。</p>

让人十分意外的是,杨宗周、文震孟等人,居然没有去参加虎丘的文会,反倒是出现在这里。</p>

无论是官员,还是儒道、信众,都是一身正装,并且临来前都沐浴焚香,以示郑重。</p>

山房中。</p>

云逍盘腿坐在蒲团上,神情一如既往的淡然,仿佛天塌了也不会眨一下眼皮。</p>

柳如是和董小宛都是身着道袍,作女黄冠装扮……纯粹是云真人讲法需要,才不是什么道姑情结。</p>

另一位大真人,却远没有云逍这么淡定。</p>

关键是张天师的心里面没谱啊!</p>

炼丹就炼丹吧,反正是跟云真人一块儿。</p>

因此张天师刚开始心中也不怎么慌。</p>

可云真人却临时变卦,他只负责讲经。</p>

当众炼丹的事情,由张天师独自完成,云逍只在边上看着。</p>

张天师又怎么不慌?</p>

“云真人,这仙方果真能行?”</p>

“贫道法力浅薄,在丹道上造诣不高,不如还是由云真人亲自出手……”</p>

在被云逍拒绝了数次之后,张天师彻底死心。</p>

也罢!</p>

云真人要真的坑自己,难道还能躲得掉?</p>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索性豁出去了!</p>

时辰已到。</p>

云逍与张天师并肩走出山房。</p>

一时间,万众瞩目。</p>

……</p>

虎丘。</p>

春秋时,吴王阖闾曾在此建行宫。阖闾死后,他儿子夫差将其葬在此地。</p>

三天后一只白虎出现在山头,从此这里就叫虎丘。</p>

东晋时候,司徒王珣及其弟司空王珉舍宅为寺,虎丘从此成为苏州的文脉中心。</p>

历朝文人到苏州,必到虎丘,留下诗文。</p>

白居易更是开挖“七里山塘河”,联通虎丘和苏州城,方便人们往来。</p>

到了大明时期,苏州成为天下文化中心。</p>

每年三月三上巳节,文人们会在虎丘聚会,畅谈诗文绘画,效仿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举办虎丘雅集。</p>

今日,汇聚虎丘的文人之多,远胜于今年的上巳节。</p>

只不过与玄妙观的庄重、肃穆相比,虎丘却多出了浓重的脂粉气。</p>

文人聚会,自然少不了美人相伴,否则哪里来的灵感激情?</p>

不光是美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文人带着年少俊俏的娈童……此乃江南的新风尚,切莫大惊小怪。</p>

两场性质完全不同的聚会,场面也是截然不同,倒也相映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