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事二三(2 / 2)

“既是常远的师弟,那便就是一家人。小叔叔难得来一次,可得留下好生住上两天。”张氏很会做人,说话文绉绉不比寻常农家妇人。她面容清秀,指掌虽然略显粗糙,但能看得出平日里保养的很不错。加上那双眼睛颇有灵气,李道玄就觉得这嫂嫂应该是读书人家的姑娘。</p>

果不其然,陈师兄也说了张氏父亲曾是个秀才,后来因为屡次考不上举人,就放弃了入仕的念头。现在在一家酒楼当账房先生,日子过得还算是舒坦。</p>

张氏自小熟读诗书,嫁给陈师兄也是因为看师兄长得俊气人也老实。再加上还是茅山的授箓道士,心里自然也是愿意。</p>

两人成亲十数年,依旧相敬如宾过得恩爱。这在后世看来就是个奇谈,简直能入住人生哲学读物。不过在这时代,讯息还不是那么发达,车马很慢,信也很慢,一生也只爱一人。</p>

张氏去了灶房,给两人做了碗面食。难得切上几块腊肉,那香味便是嘭的溢出灶房。</p>

碗中加上葱蒜,那四溢的飘香馋的两个小孩直流口水。眼巴巴的看着碗里的面食,那模样要多可怜就有多可怜。</p>

李道玄心生怜惜,想要将面食分一些给孩子们。但却被师兄拦下:“他们娘会做吃的,莫要再惯着他们。往后要是宠坏了性子,那便是不太好。”</p>

听到师兄这么说,李道玄也只能作罢。没多久张氏给孩子们也做好面食,端上来时里面的腊肉少得可怜。看着自己碗里几乎堆满的腊肉,又看看孩子们大口吃着的模样,他便是挑拣几块腊肉放进孩子们的碗里。</p>

“唉,师弟你……”师兄摇头叹道。</p>

“只是几块肉罢了,有什么吃不得的呢?”李道玄笑道,在孩子们欢声笑语中将碗里的面汤喝完。</p>

又于庭院中闲谈一会儿,看看时间也该准备回去了。李道玄收拾好东西就准备离去。</p>

张氏劝他留下来多住两天,说家里也有空闲的房间。师兄则是让他路上注意安全,不要轻信别人的话,尤其是注意小贼,莫要显露自己的钱财。两个孩子则是干巴巴的拉着他的衣袖,也希望这个新来的好心叔叔能够多玩几天,那样他们就能够天天吃上肉。</p>

对此李道玄只能一一回绝,毕竟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八,距离过年也没剩几天。摸了摸两个孩子的脑袋,他就背着包裹提着东西离开了师兄的家里。</p>

陈师兄则是和妻子站在门口,目送着李道玄远去。</p>

“你真不留小叔叔住两天?”张氏怨道。</p>

“师弟有自己的事,我也不能强留。来日方长也不是没时间。”陈师兄笑道,然后他搂紧妻子的腰,在她耳边轻声道。“时间也不早了,我几个月都未归来,有没有想我?”</p>

“你做什么,大白天的。”张氏脸微微一红,两人便是慢慢回到了屋中。</p>

“对了相公,先前有个书生来问你。他想让你帮他家中举行个法事,你看如何?”</p>

“改天让他再来,到时候与我说说是什么法事。”两人的声音在屋中渐渐消去,屋外天边的太阳正在慢慢的落下。</p>

李道玄独自坐上马车,听着马车上的铃铛声,悠悠的朝着金陵而去。</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