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试产(2 / 2)

许大茂惊诧道:“冉老师这么有钱么?”</p>

何雨柱摆摆手笑道:“人家家里,在老美那边,是一个家族。垄断一个行业的,这点钱对于人家就是九牛一毛而已。</p>

我好像听谁说过,冉家真要论起来,比娄家有钱多了。不过就是命不太好,要当年路科长还活着,妥妥一对啊。”</p>

何雨柱眼神闪过一抹忧伤,对路宽那个老大哥,他还是挺怀念的。</p>

人们常说独挡一面,任何企业都是如此,基本上有一两个有能耐的,就能把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p>

而且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那种。</p>

说实话,自从何雨柱把班子搭起来后,何雨柱也是在观察着。</p>

蓝厂长基本上负责上面各种关系的串联,原材料的采购商谈,然后把每天厂内任务安排下去。</p>

同样的事情,何雨柱要跑三四趟,还不一定有结果。</p>

而蓝厂长只是一个电话,最多约顿饭,人家就把事情办下来了。</p>

小陈,现在是车间主任,则是负责各种执行,人员的培训,机器的安装搞的丝滑。</p>

许大茂也是东跑跑,西跑跑,每天也不清楚干什么,但技术人员拆分出的零件,就被许大茂一样样的安排了下去。</p>

厂子的技术培训,财务,都是娄小娥冉秋叶那边安排的人。</p>

何雨柱一下成了甩手掌柜了。</p>

这玩意,也只能让何雨柱揉揉鼻子,啥事不掺和。</p>

随着各种零件样子的交付,何雨柱也安排技术人员开始了第一台电饭煲的组装。</p>

这玩意在外面也不是什么新奇货,小日子五十年代发明,然后就风靡世界。</p>

说白了,这就是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必然出现的产物。</p>

有电力开始,就开始解放各种劳动力。</p>

像是妇女也必然要参加工作什么,那家务活自然还需要人干,也就是因为这个,各种各样的家务辅助电器,就如此诞生了。</p>

说白了,就是为了更好的压榨劳动力的必然产物。</p>

电饭锅进入国内,是五十年代末。一开始只有友谊商店有的卖,后来咱们自己的仿制品出来了,这才小批量生产。</p>

像什么三角牌子的,在六十年代就有了。</p>

之所以没有大范围普及,一个是电力问题,再就是技术问题了,还有就是咱们父辈那个时候生活都是过的悠闲,不需要这玩意。</p>

但随着社会发展,就像现在筒子楼越来越多。</p>

家家户户的居住面积都不够,再烧煤球柴火什么的,家里乌漆嘛黑不说,也不安全。</p>

所以,一个煤气,一个电产品,必然是往后十余年家庭需求的主流。</p>

说白了,现在这玩意,就是技术含量没有,但因为才兴起,却是价格相当高。</p>

现在一个电饭锅,也是两三百的价格。</p>

这个你要跟普通工人的工资比较,就是半年到一年收入,才能买一只。</p>

这也没办法,产业链不成熟,造成的结果就是成本过高。</p>

像何雨柱做的三种型号电饭锅,1升,1.5升,2升的,单只成本就是五十多到七十之间。</p>

这还是咱们这边没什么专利授权一说。</p>

几十号人全围着几个在冒热气的电饭锅旁边。</p>

站在后面的那些组装工人都是小声议论着,</p>

“嚯,真有那香味出来了嘿!”</p>

“那以后是不是就不用烧煤球了?”</p>

“这玩意好是好,就是太贵,上次我在商场里看到一个,280呢。还没咱们这个大。”</p>

“哎,你们说,咱们厂自己生产这个,是不是以后咱们可以在自家厂子里买便宜的了。”</p>

````````</p>

“啪嗒”弹跳开关跳闪的声音响起。</p>

何雨柱不由松了一口气,他不担心别的,就担心这个弹跳开关失灵。</p>

这玩意真容易出事故的。</p>

边上几个技术人员,包括蓝厂长他们也是对视一眼,眉开眼笑了起来。</p>

只要样品没问题,他们就能去送检大批量生产了。</p>

虽然成本是很高,但相对于市场价,还是有着绝高的利润。</p>

当然,何雨柱既然想着搞这个,自然不是想着搞垄断的,他想把这个年头的电饭锅,打到二百以下。</p>

这玩意并不是说,生产成本一百,卖一百二就是挣钱了。</p>

还要加上税收,渠道,以及售后成本,所以如果成本能核定在一百之内,何雨柱就认为是很不错的事情了。</p>

批发价控制在150之内,零售价控制在二百之内,基本上就是小挣,可以稳定发展那种。</p>

在考虑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一个事情,就是钱贬值的问题。</p>

像是79的时候,对美刀是1.4比1,而现在已经是1.5比1了。</p>

事实上,上面为了改开,为了让钱流入咱们这边,整个八九十年代,一直就是主动贬值,从现在的一块多换一美刀,变成九十年代中期的八块换一美刀。</p>

这个看上去好像对咱们影响不大。</p>

但实际上,是把咱们从慵懒的农耕社会,全部逼成了天命打工人。</p>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逼自己一把,那咱们就永远是那个落后者。</p>

不逼咱们自己一把,就没有后来的华夏奇迹。</p>

傻瓜聪明人,不是一时比较,这个年头讥讽我们的那些人,后来都成了羡慕者。</p>

所以何雨柱看上去好像是一倍以上的利润,但从今年试产到明年铺向市场,还有各种物价的上涨,运费,给商场留下的利润,以及税收。说实话,到最后净利润能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就算不错的了。</p>

何雨柱是希望年底铺向市场,HFJ肯定是来不及了。</p>

只能是到时走一步看一步。</p>

总归这两三年肯定是不会亏本就是了。</p>

何况提起八十年代,不得不提的一个词就是价格闯关。</p>

何雨柱为什么要挂外资牌子?</p>

就是为了原材料供应上面能得到一点优惠。</p>

不然生产销售的利润,还比不上物资上涨的幅度。</p>

电饭锅焖了十分钟,何雨柱头一个拿着碗勺,从上面挖了一点,用筷子夹到嘴里,稍微嚼了一下。</p>

何雨柱眉头皱起,饭粒有些生硬。边上看着何雨柱脸色的技术人员,都来不及用碗筷了,顾不上米饭的热度,直接伸手捏了几粒塞到嘴里。</p>

技术人员战战兢兢的说道:“何总,这一锅饭应该是水放少了。”</p>

何雨柱并未作声,而是打开第二锅,又盛了点米饭尝了一口,软糯适中,相当有弹性。</p>

何雨柱思虑片刻说道:“实验出最合适的加水分量,在电饭锅内胆上加上米与水的刻度能做到么?”</p>

技术人员想了想,眼神发亮着说道:“可以,可以,只需要加一道工序就可以了。”</p>

何雨柱每个锅里的米饭都尝了一口,放下碗筷,这才开口说道:“咱们北方人吃米饭的少,咱们想要把这个东西推向市场,想让顾客们接受,就得往咱们这边的饮食习惯上靠。</p>

可以做出来的口感稍微差一点,但一定要有那个功能。这样才能吸引一批潜在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p>

何雨柱也就是胡扯几句而已,甚至他连现在外面的电饭锅有没有内胆刻度都是不清楚。</p>

但作为一厂之长,他如果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意见。那么往下走,自然是各种马虎,各种凑合。</p>

那跟着的就是产品质量的崩溃,这个年头的,包括再过十年二十年,不少企业都是死在上面。</p>

何雨柱站在会议室顶头,边上坐着的是厂里的各个级别领导与储备。</p>

何雨柱说道:“我不管别的厂子是如何,反正咱们厂子要以质量跟产量结合定工资。</p>

多劳优产那就能多拿工资。</p>

这个计算与考核标准,蓝厂长跟小陈你们要赶紧整理出来。”</p>

小陈开口问道:“多劳多得我们可以理解,那么这个考核怎么说?”</p>

何雨柱脸色严肃道:“故意怠工,故意生产不合格产品,等生产流程理顺之后,每个月计算出一个平均数,超过平均数的就罚款。低于平均数的就奖励。</p>

几次罚款后,仍然不改正的,就直接调换部门,让他们混日子去。”</p>

这个年头外资企业也有限制,并不是说看你不行就把你开了。</p>

虽然上面说的是双向选择,用工自由。但具体到现实里,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阻碍。</p>

别的不说,一些领导介绍进来的关系户,哪怕人家是个傻子,何雨柱也不能把人给开了。</p>

所以何雨柱在厂子里实行的是双薪制。</p>

也就是工资按照轧钢厂那些集体厂子走。</p>

但具体到收入上面,奖金,全勤,补贴,什么乱七八糟算下来,只要肯做,都有上百一个月的收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