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486,公平与不公(2 / 2)

也就是说,何雨柱混来混去,混成了跟李主任一样的玩意。</p>

吃吃喝喝,迎来送往,牵线搭桥,~~~</p>

这些事该干的都得干,不干就有点得罪人了。</p>

而且何雨柱干这些事,厂里领导,也就是李主任还相当支持,毕竟得好处的,不止是何雨柱个人,家具厂轧钢厂也能得到好处。</p>

比如去年年底,关外那边就特批给轧钢厂发了十几吨大米。</p>

摊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一人两三斤的样子,但这玩意也不可能每个人平摊,基本上在组长以上就被平分了。</p>

自然是花钱买的,但就是这样,那些有资格分米的,也是乐得跟什么似的。</p>

这也是李主任跟杨厂长办事方法的不同。</p>

如果杨厂长处理这批东西,估计就是大家一人分一斤,其他全部被杨厂长拿去做人情了。</p>

看上去好像是杨厂长更加公平一些,但公平了却不一定得人心。</p>

大家只会记着杨厂长拿走的那一大半,而不会看到手里分的那几斤。</p>

反而像李主任这样,就顾着一个厂子里的骨干,让这些骨干们享有一点不同于普通工人的特权,那么这些人自然就对李主任归心了。</p>

出身不同,眼界就是不同。</p>

李主任有他岳父那么一个大靠山耳濡目染,自然知道抓厂子就得抓架构。</p>

而杨厂长出身基层,一步一步的爬了上来,却是忽略了中底层管理者对于管理的重要性,也忽略了人性的恶能恶到什么程度。书上说的是“不患贫唯患不均”,但绝大多数时候,这个“均”才会造成最大的不满。</p>

车间主任管几百号人的生产,你让他跟普通工人一个待遇,不满是肯定的。</p>

就像一个技术相当好的工人,你让他跟那些什么都不会做的工人拿一样的工资,不满也是肯定的。</p>

没有选择之前,大家都会隐忍。</p>

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那些享受公平的的普通人只会选择旁观,选择跟风。而跟风的,就是那些基层管理者,就是那些技术好的能人。</p>

因为杨厂长选择的公平,并不是绝对公平,他自己就站在特权的那一档。然后所有人才是另一档,这种公平自然让大家感觉不公平。</p>

何雨柱其实一开始也跟杨厂长那套差不多,不过家具厂跟轧钢厂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就几百人,什么事都可以微调。谁家难一点,谁有真本事,都能顾得上。</p>

但要说何雨柱的真本事,也就管理这种小厂子,真要把他推上轧钢厂主任或者副主任,估计还不如杨李二人。</p>

但凡厂子上了万人,管理办法绝对跟小厂子不同。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那得累死。</p>

至少以现在何雨柱跟李主任的关系,如果两人换个位置,何雨柱是肯定要想办法把李主任搞掉的。</p>

不会像李主任这样,哪怕再讨厌何雨柱,可就是因为何雨柱有用,便还是见面笑嘻嘻的,还是包容着何雨柱。</p>

也就因为此,哪怕何雨柱防着李主任,却还是拒绝不了李主任借着他跟关外那帮人拉关系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