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387,孩子的游戏(2 / 2)

一开始是不熟悉,不知道于海棠有没有对象。后来熟了,也就没介绍的欲望了。</p>

还是那句话,这个年头牵线保媒,也是有责任心的。</p>

于莉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也只能忍着,自家妹子不争气嘛!</p>

今天是礼拜天,雨水今天就去图书馆看书了。可看于海棠这个样子,也不清楚去哪疯玩了回来的。</p>

何雨柱见于莉不搭理她妹妹,于是在边上做和事佬道:“刚跟你姐去爸妈那了,你今天休息怎么不回家?”</p>

“哎呀,现在我一回家,妈就喋喋不休的催着我跟杨为民的事,我现在正是干事业的时候呢,哪有心情想这个事?我烦她。”于海棠还是如此没心没肺。</p>

“是伱不想,还是杨为民不想?你能不能让我们省省心?”于莉虽然答应何雨柱不管了,但还是心急。</p>

于海棠拨了一下自己刘海,臭美道:“肯定是我不想,杨为民巴不得立马结婚呢。”</p>

何雨柱咳嗦了一声,说道:“莉莉,你跟海棠先进去。我去接丫丫她们。”</p>

何雨柱不想掺和姐妹俩的事,他虽然叮嘱了于莉,让她有些话别胡说。</p>

可何雨柱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把于莉系在自己皮带上。</p>

说不说在于莉那边,但这也算是何雨柱对于莉的一次大考了。</p>

于莉闻言一顿,恍惚了一会,这才仓促的笑了一声说道:“哦,哦,你去吧!顺便看看老大老二在哪,让他们回来写作业。”</p>

这年头找孩子也是个问题,熊孩子们的游戏范围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大的。</p>

像十岁以下的,站在四合院门口喊几声,都能唤回来。</p>

这也就是说,十岁以下的孩子玩耍,基本上都是在家长声音可及的地方。</p>

一般这样的算听话。</p>

如果站在院门口喊了半天,熊孩子没回来。等到孩子回家又说不出正当理由,那么一顿竹笋炒肉是少不了。</p>

当然,像何家的丫丫这样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是在院子里面玩耍。</p>

就算哥哥们带着她出了院子,也不会离院子太远。</p>

从懂事起,各种人拐子的传说,就被大人们当睡前故事说给孩子听。</p>

所以外国的那些神话故事,童话故事什么都是弱爆了。</p>

国人从小到大听的都是现实黑暗题材。</p>

那什么点支香烟对着人吹口气,那人就会听话的跟着抽烟的人走。还有什么糖果里有听话丸什么的,拐去了卖到山里,……</p>

总归是怎么邪乎怎么说。</p>

像何雨柱家三个都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所以说教育,后世的各种防盗防拐教育,现在就有了言传身教的版本。</p>

别的不说,何家丫丫,一个人在老院子的时候,最多只在中院玩耍。</p>

如果有院子里同龄孩子,那么可以前院后院乱串,最多也就大院门口。</p>

跟着大孩子们,也就是胡同里晃悠。</p>

距离,安全,都是刻在孩子们骨子里。</p>

这种办法教出来的孩子,何雨柱也不清楚好坏。小丫头还看不出来,但自家两个孩子,并没有因此变得胆小懦弱。依然是该玩玩,该惹祸惹祸。</p>

像今天,老大老二带着丫丫,就是很有数的在四合院门口跳皮筋。</p>

皮筋这玩意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就是裤子腰间的松紧带。</p>

一般有妇女的家庭,都会一买十多米,孩子们想玩了,就用剪子咔嚓一段,等玩够了。皮筋拿回家,把结一解开,还是能用。</p>

这个年头,很少会专门的买玩具。</p>

大多数玩具都是因材就物制造出来。</p>

比如挑花绳,就是扎头发的皮筋。</p>

抓子儿,几块小石头就能锻炼孩子的手腕灵活性。当然也有用“嘎拉哈”的,也就是猪跟羊的膝盖骨,华北地区也叫羊拐。</p>

这个是小女孩爱玩的游戏。</p>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说嘎拉哈是因为以前的人识字的少,所以一年一个,给自家女儿记年龄用的。</p>

还有丢沙包,碎布缝成。鸡毛毽子,这个都清楚,小时候家里大公鸡尾巴都是秃的,就是因为这个。</p>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没有商店里卖的玩具那么精致。但却是随地取材,随便到哪都能玩起来的东西。</p>

而且这些玩具,大多是大人教一次。其他就是大孩子们自己制作了。所以这个年头的孩子们,很少会有动手能力差,或者手脚不协调之类的毛病。</p>

更不会跟后世似的,孩子离了手机跟电脑,就跟染了狂躁症一样,不知道该干什么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