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251,大鱼堰塘(2 / 2)

东西倒不多,几斤白面,一斤猪肉,外加几个水果,其他的就是一人一条大鱼,也不是多好的东西。</p>

事实上就是这点东西,除了鱼其他也不是轧钢厂自己争取过来的。而是套筒扳手车间,超额完成了今年的外汇任务,上面特意奖励的。</p>

上面是按照套筒扳手车间人员奖励的,而现实里肯定不能那样分发。</p>

那边的车间工人领福利,这边的工人就拿点棒子面白菜,肯定会出问题。</p>

于是干脆一个都不发,由轧钢厂各级领导和干事们代领了。</p>

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平均,大家心里就舒服了。</p>

何雨柱今年也没招人恨了,事实上,轧钢厂今年的大鱼来源跟何雨柱有关。</p>

何雨柱现在跟李主任的关系还凑合,很有点酒肉朋友的派头。</p>

平常没事时,谁搞点什么稀罕物,让何大清加个班,几个好嘴的领导们总会凑个一桌。</p>

年前喝酒时,李主任叹息着今年的年难过,家家都没物资,他这个后勤主任都被人指着鼻子骂了多少回了。</p>

别人听到打趣了几句,指着鼻子骂肯定是假的,不过一些跟李主任相熟的领导,见面打趣几句是肯定的。</p>

何雨柱听到这话倒是留了心,这个事也不是多复杂的事情。</p>

就像轧钢厂组织保卫科跟公社民兵进山打猎一样,私人没人敢干这个。而跟集体出动,打到东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可要是受点伤什么的,可就是自家倒霉。</p>

所以说搞大批量的物资,何雨柱是真没办法。</p>

要只是搞点东西给厂里领导发发福利,何雨柱还真有门路。</p>

这事也是巧,何雨柱今年本来还想着给几个长辈家搞点什么年礼。</p>

托刘家老大回村子问了下,今年村子还搞不搞鱼了?</p>

得到答案是没人带头,而村民什么的,现在的情况也都清楚,不敢去搞。</p>

本来何雨柱还准备花钱去鸽子市换的,听到李主任这个抱怨,倒是动起了心思。</p>

隔天,何雨柱就拜访了李主任。把他想干的事跟李主任说了一遍,简单的说就是李主任出东西,刘家村出人。搞到鱼获后拿一些轧钢厂多余的物资来换。</p>

比如轧钢厂在别的厂子里换的一些瑕疵布,糖什么的,挤一挤总归会有多余的。</p>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轧钢厂用来平时交换别的物资,如今用来换鱼发福利,那是正好。</p>

别的不说,刘家村有好几户跟刘萍能拉扯点亲戚关系的人家,都求到头上好几回了。</p>

李主任本来是不愿意搭理这种小事的,但没办法,今年物资是真缺。</p>

有点什么好东西,先紧着某些重点厂子,还有就是轧钢厂套筒扳手车间这样能换外汇的。</p>

哪怕李主任后面有关系,自己家里肯定也不缺东西。但他既然是后勤主任,自然要顾虑到厂子里的情绪。或者说,是厂子里基层领导们的情绪。</p>

这种双赢的事情,李主任让何雨柱去试试。试试肯定是成功的,本来就不是多大的塘口,又是冬天枯水期。</p>

虽然冬天有点冻手冻脚的,但看着何雨柱拉着摆放在村子里的瑕疵布跟红糖,并听到村里领导说的这个是村子里跟轧钢厂的互相交换。大家自愿参加,不计工分。</p>

刘家村的村民都眉开眼笑起来了。</p>

不计公分好啊!</p>

不计公分就说明这些东西跟公社就没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