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209,获得认可(2 / 2)

这就相当于从选拔,培训,一条龙了。</p>

同样进厂两三年的小年轻,在别的厂子可能还是学徒。或者刚出师,虽然能独立生产,但耗损率肯定很大的时候。</p>

而在轧钢厂,学徒的时间是一年,一年左右的学徒就能像正式工一样操作。</p>

以前上面也来观察过,但着重点大多是在培训后,安全生产上面更好管理一些。</p>

如今时间放长了,才看出这种模式的优势起来。</p>

这下大领导就火大了,把杨厂长跟段副厂长狠狠地批评了一顿。</p>

把其他随同前来考察的厂长们,羡慕的直流口水。</p>

这哪是批评啊?</p>

这就差让两人戴个大红花,上台接受表扬了。</p>

大领导虽然说话语气很严肃,但话语呢?~“你们搞出这么好的选拔培训模式,为什么这么迟钝?为什么不上报?………”</p>

如此云云!</p>

杨厂长与段副厂长,表情是惶恐的,作解释时话语是诚恳的。</p>

就说自己的认知不足,再者也不清楚这种模式与其他兄弟企业的差距,所以才没敢上报。</p>

然后还抱怨了几个相熟的厂子领导,说他们来往这么多,也不记得提醒他们什么的。</p>

这就过分了,特么的,你出成绩,你受表扬,干嘛拉上我们?</p>

我们特么的就算来轧钢厂,最多也就办公室与小食堂,什么时候到过车间了?~都是暴脾气的,大领导又不是外人,都是他们老领导。</p>

有几个藏不住话的,直接开口对骂了起来。</p>

总归被大领导各打五十大板,这才消停。</p>

…………</p>

这种场合,自然没有何雨柱什么事。有点功劳,也是杨厂长与段副厂长的。</p>

但要说何雨柱一点好处没有,那也不符合逻辑。</p>

正是大家努力的时候,哪里会埋没功臣?</p>

于是,在过年后,何雨柱提副科长的申请,一下子获得了轧钢厂几个大佬的一致通过,直接由杨厂长代替老书记报了上去。</p>

现在是厂长负责制,但程序上跟老书记汇报一下是常规。</p>

当然这个消息,何雨柱早就得到了提示。段副厂长说是他在会上主提的,李主任却是比段副厂长高级了一些,只是说了几句恭喜。</p>

但私下里,却是一场大酒给何雨柱庆祝了一下。并把会上的情况当笑话似的,跟何雨柱提了一下。</p>

先是分析,李主任这边提出最先这些事是谁发起的,然后才是段副厂长的提议,李主任的附和,杨厂长的认同。</p>

你看,李主任什么功劳都没往自己身上揽,所做也不过是因为跟何雨柱关系好而已。</p>

但何雨柱要是真在乎这个位置,记谁的恩情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p>

职场上,哪有一个简单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