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199,注定的结局(2 / 2)

一家人在家里抱头愁眉苦脸时,秦淮茹说道:“要不东旭,你去你师傅那求着看看。”</p>

贾东旭丢下烟屁股,用鞋底狠狠地踩了两下。白了贾张氏一眼,走出了家门。</p>

这本来就是贾张氏的锅,要不是贾张氏一直贪图着那些口粮田的分成,他家也不会如此被动。</p>

其实所谓的口粮田分成,应该是不合法的,这也是贾家婆媳从来没在四合院提过这事的原因。</p>

解放后,在农村,都分了田。</p>

那时的田地都分在了个人头上,也就是私人所有。</p>

哪怕贾张氏到了四九城,她的口粮田还在那边。在自己家里找个亲近的代种一下,等成熟收获后,交完公家的,剩下来两家对分。</p>

请注意,这就是租,就是变相的地主与佃户了。</p>

但一来是亲戚关系,二来那时还没吃饱,能多一亩地,多产出一斤粮食,家里就能多吃一斤。</p>

所以基本上是双方满意的。</p>

但现在成了合作社,也就是那些地都变成集体的了。</p>

地还是你种,但从原来分租贾家婆媳的地,变成了租村里的。</p>

也有部分产出需要交给集体,那自然没人愿意交两份租。</p>

至于田地做为股份什么的,分成什么的,还有成立供销社什么的,也算不清楚,别人也不会跟贾家婆媳算这么分明。</p>

现在要么贾家婆媳带着孩子回乡种地,要么就别指望还像以前那样指望到收获的时候,地里的产出会有贾家的一份。</p>

贾东旭找到了易中海,易中海本来就因为秦淮茹坑了他一笔巨款而心里有气。</p>

再者让贾家日子难过,需要靠易家接济才符合易中海把贾家绑在自己身上的预想。</p>

易中海虽然面露难色,却还是咬牙答应了。总归是答应帮贾东旭去街道问问,看看能不能把贾家婆媳的户口全部转为城市户口。</p>

其实现在这种事情,如果易中海真的帮忙去问,虽然贾家会被批评几句,但还是能办。</p>

毕竟直到60年还是五十八年之前,这个窗口还是打开的。</p>

甚至玩点小手段,比如先离婚,再结婚,娶了媳妇带几个孩子,总不能让她们吃空气吧?</p>

当然离婚再婚是开玩笑,但那个时候的确能办,毕竟那个时候还没那么难。</p>

但易中海怎么可能去问?</p>

他给贾家的说法是去问了,说原则上不能办,正在给贾家想办法。也让贾家别在外面吱声,搞不好贾张氏跟秦淮茹她们就要被送去农村。</p>

贾家自然不会认为易中海会在这种大事上骗他家。</p>

可原剧里,何大清寄钱回来这种事,易中海都能瞒几十年。只要傻柱兄妹找何大清问一下就能揭穿的事情,易中海都敢瞒。</p>

何况这点事,大不了到时候贾东旭问到别人,易中海来一句~我问的别人啊。</p>

贾东旭又能如何?</p>

贾家农转非这个事,一拖就几年,也幸好这两年还有鸽子市等其他地方的补充。</p>

而贾家婆媳又不懂,以为当初她们拒绝街道办,现在再想回头,难办才是正常。</p>

只是从现在起,贾东旭的工资就是勉勉强强了,再也没有往日的潇洒。</p>

一个年轻人,背负了那么重的担子,在那个不能折腾的年头,结局是注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