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岁月流逝(2 / 2)

“我想加入青年服务社,申请都写好了,爸,你得签个字。”刘光奇说道。

刘海忠说“这是好事,我给你签,怎么想起加入青年服务社的?”

刘光奇没说原因,其实就是傻柱的事,影响了他。

刘海忠看儿子没说话,也不问了。赵月娥端着一杯水,走到儿子书桌前放下。

“许伍德搬回来了,这许大茂天天往何家跑,也不知道是谁儿子。”二大妈像是汇报,又像是谈论家长里短。

刘海忠笑笑说:“许大茂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但许伍德估计是真怕孩子跑了。”

现在,傻柱在刘海忠心目中的形象很高大,整个四合院排第一的人。

“老太太很久没出屋了,要不要去看看?”赵月娥问道。

刘海忠合计了一下,“明天吧,你去买两盒点心去看看,估计还是傻柱的事,老太太伤心啊。”

“我也去,妈,你等我放学回来。”刘光奇插了一句。

“好,我中午再去买。”赵月娥回道。

“对了,前院的王寡妇的儿子上班了,说是虚十六,被安排到军管会下面的办事处了。”赵月娥说。

“这事儿重要,军管会啊,估计受炒面的影响。”刘海忠说。

刘海忠还真猜对了,王寡妇没当典型,但也是有过贡献的,过后,张连长就把王寡妇的事儿汇报上去。上面一查,王寡妇老公,周顺平,妥妥的一级战斗英雄,看他家没有收入来源,就把他儿子安排到军管会了,这时候初中毕业,也是高学历的。

“到底是谁把这事捅到报社去的呢?”刘海忠嘀咕了一句。

刘光奇看看他爸,犹豫了一下,从书桌里拿出一份京都日报递给他爸,“是前院三大爷,阎埠贵。”

刘海忠惊了,拿起报纸,看了起来。

“这阎老三,不声不响办大事啊。你们说他有好处没?”刘海忠说。

刘光奇看了他爸一眼,“听我们学校老师说,阎老师现在很有名,主任级别的。”

这是刘光奇在校期间,在老师办公室听到了,老师们之间的交流。

刘海忠若有所思的说,“以前还真没把阎埠贵当回事,以后得重视了。”说完还看了一眼老伴。

二大妈赵月娥瞬间读懂了刘海忠的意思。

“院里的事儿,你不用管,你就踏踏实实的好好学习。你爸现在也练技术看图纸呢,争取进步。”刘海忠冲着大儿子说完,拿起烟走出家门。

刘海忠走到门口,蹲在门口连廊上,点上一根烟。这刘海忠是有小心思了。

通州石家村(为了石小丫我出现我,我是分割线)

在石家村的靠近东边,有一处大院,一家五口正高高兴兴的吃着晚饭。

今天晚饭有点晚,过年以后,家里添了新农具,要春耕了,所有事情都得准备好。

石老爷子今年过了个富裕年,以前大半卖不出去的大红枣,今年都卖空了。石老爷子,也是个有头脑的,之后把石家村的大枣,按一千一斤都收了上来。没去通州,直接拉四九城市场卖了。

自己孙女,成了吉祥物,自家儿子打锣,女儿唱着顺口溜,卖的那叫一个好。

儿子媳妇都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一家人都很感谢那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

石老爷子也想感谢啊,不知道人家在哪儿啊。

“阎解放哥哥,南锣古巷。”小孙女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一家三口大吃一惊,石老爷子反应过来,应该是拉着自家孙女的小男孩的名字。

石老爷子嘀咕了一句,“给少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大奸大恶之人,我想不应出现在故事里,市井小民的算计,生活的苦难才是故事的基本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