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观政(2 / 2)

这话很好理解,朱允熥也说道,“蓝玉现在在我跟前说话有些时候还是犯浑,不过好歹也算是收敛了一些。能让他怕的人不多,我现在最多算半个。”</p>

老朱就非常开心,“他那个性子,咱有时候想想都睡不踏实。以前总是想着你外祖母要是不在了,咱也是不在了,你能不能收拾的了他。现在就不怕了,他再混账也该心里有数。”</p>

“我现在就是怕二叔、三叔。”朱允熥随口说道,“他们两个以后肯定不好管教,真要是给我找点不自在,我还能怎么办?”</p>

老朱开玩笑说道,“你和你二叔、三叔,那不是看着好的厉害吗?你有什么好怕的,你坐了龙椅,他们两个带头给你磕头。”</p>

“祖父,你信不信真要是到了那时候,他们两个肯定更加百无禁忌。”朱允熥就直接说道,“他们倒是不会做出太大的事情,不过总是能恶心一下人。”</p>

朱允熥倒是不怕他的二叔、三叔造反,所以这也不是在给秦王、晋王上眼药。</p>

老朱沉默半天,才说道,“老三要好点,老二就难说了,他连咱都不怕,能怕你才是怪事!”</p>

怎么说呢,朱棡相比起朱樉确实是要稍微好一点,但是这个好也只是相对有限。</p>

残暴的朱樉以前做过私造龙床的事情,也巧取豪夺军户百姓,他虐杀宫人的事情有过,将俘虏来的蛮夷幼童阉了.种种不法算得上罊竹难书,可是他似乎也是很聪明,就是在老朱的底线反复蹦跶,大错只犯一次。</p>

这个‘大错’,也就是指同类事情只犯一次,到时候再寻找其他的一些事情再犯。</p>

说他虐杀宫人、阉割蛮夷幼童等等,这些事情确实伤天害理,可是在如今这样的封建年代,别说什么人权了。很多大户人家的,做的不见得比朱樉高尚。</p>

朱允熥也跟着说道,“我现在也就是怕这些,其实不只是二叔、三叔,对其他的叔叔们多多少少也有这些担忧。他们到底是长辈,有些事情我也没法子。”</p>

老朱就忍不住的打量着朱允熥,觉得这孙子肯定是没什么好心思。</p>

见老朱不上当,朱允熥也没法子了,现在还是不着急吧。</p>

吃饱喝足后回到东宫,朱允熥说道,“大姐、二姐,我从明天开始就要每天上朝了。”</p>

朱有容和朱有龄没觉得这件事情多么值得惊喜、高兴,这一切在她们看来都是非常顺理成章的事情。自家小弟的储君之位稳如泰山,也早就在处理一些政事了,现在去上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p>

朱有容说道,“那好,让宫里人准备准备,肯定不能误了这些正事。”</p>

朱允熥也是这么想的,东宫这些人虽然都是后来调过来的,但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分清楚。</p>

最重要的是东宫的这些人也不是完全的新人,对于宫里的规矩,或者是一些大事的处理能力,也都是非常出色。</p>

“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朱允熥感慨着说道,“当年祖父让父王这么做,现在也轮到我了。我这好日子,算是到头了!”</p>

朱有容和朱有龄莞尔失笑,自家小弟别的都还好,就是喜欢睡懒觉。可是只要开始上朝,肯定就免不了的要早起了。</p>

不过大明的储君就是这样,需要每日和群臣见面,听断和批阅各衙门报告,需要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p>

更何况朱允熥还算是比较晚的了,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都是老朱的‘小班教学’,是一对一的辅导。</p>

简单的和两个姐姐聊了一会儿,朱允熥就回到了寝宫休息。</p>

天还不亮就被叫了起来,朱允熥赶紧洗漱、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以后早上想要锻炼身体就难了,天不亮就要去上朝了。</p>

看到朱允熥出现在奉天殿外,群臣都下意识的紧张起来。</p>

不是畏惧这位太孙,而是最近这两年来,这位太孙只要出现在朝堂上,基本上就是代表着大事发生。而现在他毫无预兆的忽然间出现在早朝,不少文武官员心里肯定会有些忐忑。</p>

净鞭声响起后,朱允熥带领着文武百官入殿。</p>

老朱在升殿后开门见山,直接下旨说道,“以后太孙观政,听断诸司启事。一切政事,皆交由太孙处置!”</p>

朱允熥出班跪下,恭敬说道,“孙臣领旨!”</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