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自家人才能放心(2 / 2)

常升立刻有信心的说道,“殿下放心就是,臣保管不出任何纰漏!”</p>

朱允熥笑着点头,“这些事情我不放心其他人去做,唯独放心二舅。其他人说不定有些故旧,说不定还要贪污受贿,二舅倒是不至于。”</p>

常升立刻尴尬的说道,“钱财这些臣是看不上,就是故旧也有不少,人情太多。”</p>

朱允熥故意问道,“二舅在军中还有很多故旧、人情?”</p>

常升就尴尬说道,“父亲在的时候有不少故旧,舅舅在军中也有不少故旧。真要是碰到了那些人,臣也抹不开面子。”</p>

蓝玉在旁边气的直瞪眼,他可是将三个外甥当做自家儿子一般护着。可是现在好了,这个外甥还给她上眼药,怎么又提当年养义子的事情呢,不是都遣散了么!</p>

朱允熥哈哈一笑,说道,“这么说来也是,外祖父在军中故旧不少,凉国公这些年纵横军中也和不少人有些往来。不过这也没多大关系,只要不是太大的差错,自然不用在意。”</p>

常升大概也是这个意思,真要是出了大的差错,他也不可能去保。一些小的问题,皇帝和太孙肯定也不会特别较真。</p>

所以这么一个得罪人的差事,做起来也不算特别难。</p>

更何况在常升的心目中,他可是‘孤臣’,只需要对皇太孙尽忠就好,这是开平王一脉的根基。他可不在乎得罪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对皇太孙的大计有破坏的人,更不能容忍。</p>

蓝玉则有些担心的说道,“殿下,此次臣练兵,见到大明将士极其雄壮。晋王殿下统兵有方,边塞筑城、牧场划分,也都有章法。”</p>

朱允熥白了一眼蓝玉,只是说道,“这些事情在我这里说了,出门就别再提。你是长辈,我真的不想多说。”</p>

晋王朱棡的权力很大,尤其是这两年管着西北边塞筑城等等事情,可以说是藩王当中最具有实权的。</p>

蓝玉讪笑,不过还是说道,“殿下,臣不敢。”</p>

其实要说对秦王、晋王,蓝玉自然是有一些担心,实在是这两位藩王的地位和权力都太大了,比起其他的藩王要强很多。</p>

更何况那两位藩王殿下的能力如何,蓝玉也都是心里有数的,绝对是带兵打仗的好手。</p>

“颍国公现在要去主管武苑的事情,都督府的事情估计忙不过来了。”朱允熥则平淡的开口,说道,“你们觉得谁可替颍国公分担一二?”</p>

常升愣了一下,蓝玉也愣了一下。</p>

可是忽然间也反应过来,虽然他们都是有些武人心思,不过殿下的意思他们现在是反应过来了。也就是说颍国公傅友德的兵权,基本上是要被削掉了?</p>

宋国公冯胜才刚刚回京休养了没几天就去福广了,颍国公年老再加上要去管理武苑肯定没办法掌管都督府,有些事情自然也就要让出来。</p>

“定远侯王弼!”蓝玉就立刻说道,“定远侯有将才,当年捕鱼儿海大捷,他曾力谏,不管是文韬武略还是战功,都足以服众。”</p>

朱允熥长叹一口气,对蓝玉说道,“舅公,有些事情我真不想再提。五军都督府,难不成都是开平王一脉的才好?你觉得真要是如此,陛下能答应?”</p>

常升也看着自家舅舅,心里有了一些成就感。</p>

要说大仗的事情肯定是不敢和舅舅相提并论,那才是贻笑大方。可是要说在朝堂上的一些事情,常升觉得自己可以给舅舅出谋划策。</p>

朱允熥摆了摆手,说道,“行了,找你们商议这些事情就是白费劲。回去不要多说,免得人以为这是对颍国公怎么着了!”</p>

蓝玉和常升连忙保证,这些事情他们心里有数也就行了。</p>

在他们离开后,朱允熥也忍不住在想着一些事情。</p>

自家三叔这两年也算是被有意的扶植,这不是给朱允熥制造什么危机感,或者助长自家三叔的野心。单纯的就是三叔能力出色,西北的事情他来操办大家才放心。</p>

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是二叔了,免得二叔有什么其他想法。</p>

“二叔,说不定就是明年的事情了!”朱允熥暗自下了决心,“二叔,我能帮你一把,但是你也要配合我唱好这出大戏啊!宗室的待遇,就看我们叔侄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