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民生 科技(2 / 2)

“听说你对兵法也有些了解,这倒是好事情。”朱允熥就开口,直接安排事情,“我不喜欢四书五经,很多时候也就是看看就行。三从四德的也不强求,我祖母、我娘都是巾帼英雄,都是贤内助。”</p>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徐妙锦也连忙说道,“臣妾岂敢与皇后殿下、太子妃殿下相提并论。”</p>

常太子妃的事情徐妙锦知道的不多,因为她出生那会儿,常太子妃已经不在了。只是偶尔听人提起过,那确实是一位女中豪杰,只可惜走的早。</p>

至于马皇后就不用说了,哪怕小时候不记事,可是这么些年也没少听说过各种关于马皇后的故事。不管是开国前的事情,还是开国后的一些做法,都是令人神往。</p>

不夸张的来说,马皇后就是大明女子心目中的偶像。不只是因为她的皇后身份,同样也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p>

“祖父常说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他在外头打仗,家里头的事情从不用操心。”朱允熥就笑着说道,“不要说家里头的事情了,就是手下文武官员家眷,祖母都能照顾好。在这之余,还能帮着筹备粮草、整顿军需,收拢民心,实在是令人称颂!”</p>

徐妙锦不反对,也不觉得朱允熥是在夸张,因为那位贤后的故事被人无数次提及,现在还有很多曾经的亲历者可以证明,这些不是溢美之词。</p>

朱允熥就严肃起来,对徐妙锦说道,“你不用整天想着三从四德、女红、教养,我大明是忌讳后宫干政,不过母仪天下也不该是摆设。伱有本事,就帮衬我一些。”</p>

徐妙锦也不谦虚,说道,“臣妾虽才疏学浅,也愿为殿下分忧。”</p>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那好,朝廷这些年在修书,民生这些要重视。我五叔在修医书了,这肯定能活民无数。只是咱大明到底是以农为本,《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蒙古人还修了《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桑衣食撮要》三本农书。我大明也该如此,你可以帮着整理一二。”</p>

朱允熥也继续说道,“唐时有了曲辕犁,宋元之时黄道婆教乡人改进纺织工具,称得上‘衣被天下’。我大明也不能闲着,农具要是有所改进、纺织技术要是能有所进步,那才是社稷之福。”</p>

对于一系列的技术进步,朱允熥也从未掉以轻心,可是他不是工科男,有些东西就算是知道名字,或许勉强还记得点原理,但是真要是让他去造,也太强人所难了。</p>

技术的进步就是如此,有些时候犹如一道纸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破了。</p>

可是有些时候没办法突破,那就只能一直是在原地打转了。</p>

所以说政策、政治方面的事情,朱允熥一点都不会掉以轻心,只有稳定的政局才能够为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大环境。</p>

但是技术的革新等等,也能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发展。虽然这也需要政策的引导,但是同样也需要无数能工巧匠,在继承、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也要去不断的创新。</p>

就在朱允熥和徐妙锦还在聊着天的时候,一个小胖墩跑了过来,“太孙表兄!”</p>

“叫我做什么?”朱允熥顿时来气,捏着梅顺昌的脸就嫌弃道,“让你练武你不练武,让你读书你打瞌睡,怎么就没学一个好?”</p>

梅顺昌指着身后,说道,“小姨让你过去。”</p>

朱允熥顿时偃旗息鼓,自家小姑虽说嫁出去了,不过也更泼辣了。</p>

“说了是什么事吗?”朱允熥打探着消息,好做些准备,“别是让我断官司啊?”</p>

梅顺昌立刻滔滔不绝的说道,“就是断官司!我娘说她折的花最好看,小姨非说她折的才好看,让你去评断!”</p>

朱允熥瞬间头大,端水大师扔锅说道,“妙锦,你去看看就好。我记得勋贵人家来了不少子弟,我去那边看看!”</p>

梅顺昌这个小传令兵没能完成任务,顿时有些懊恼。而徐妙锦也头大了,那两位公主殿下地位特殊都不好得罪。</p>

这还没有过门呢,就已经安排了不少事情不说,现在得罪人的事情也要去做了!</p>

朱允熥立刻招呼着常森,说道,“三舅,今天不狩猎,就是拼个人勇武。我的枪法应该大成了,我就看看折勋贵人家的到底有没有人能和我一决高下!”</p>

(本章完)</p>

(https://www.yqwxw.cc/html/59046/59046575/10100873.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