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徐妙锦 宝钞(2 / 2)

自家二舅有些时候人不坏,就是说话不过脑子。不过这也就是朱允熥了,要是其他人的话,常升这样的问题就是可大可小了。</p>

和三大国公提了一些事情,朱允熥自然也就比较放心了,很多的事情也根本就不需要他过多的去考虑,手底下的人会办好那些事情。</p>

如何配合郭镇和冯胜,这些事情常升可能不太清楚,但是徐辉祖和傅友德肯定知道该怎么做。</p>

该安排哪些将校准备好,该不该给水师准备一些船只、武器,他们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的。</p>

就在朱允熥还在忙着其他事情的时候,东宫现在也就热闹起来了。</p>

徐辉祖的妻子徐李氏带着小姑子徐妙锦入宫,徐妙锦虚岁才十五呢,比朱允熥还要小点。</p>

安庆公主眼前一亮,说道,“魏国公夫人,过来说话。”</p>

徐李氏和徐妙锦赶紧向公主、郡主行礼,少不了的要给常蓝氏行礼。</p>

“你过去帮着绣个福。”安庆公主看着徐妙锦,眉开眼笑的说道,“添个福气。”</p>

徐妙锦脆生生说道,“臣女遵令。”</p>

“有容、有龄,你们两个也跟着。”宁国公主就说道,“你们两个女红不好,跟着学学。”</p>

徐妙锦稍微有些意外,不过随即也说道,“公主殿下,臣女也不善女红。”</p>

安庆公主就问道,“不善女红,那平常做些什么?”</p>

徐妙锦回答说道,“读书、作画。”</p>

安庆公主微微皱眉,这丫头别和自家两个侄女一样啊。</p>

想到这些,安庆公主赶紧问道,“读书?读什么书?《女诫》、《列女传》,还是其他?”</p>

徐妙锦也没多想,回答说道,“那些也看了一二,只是不大喜欢。臣女读书颇为杂乱,尤爱读史。”</p>

坐在旁边的常蓝氏觉得不对劲了,先前也见了一些勋贵人家的闺女,两位公主最多也就是问一两句。可是徐家这丫头,问的就多了、问的就细了。</p>

安庆公主和宁国公主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微微点头。</p>

徐家这丫头长的漂亮,性子也不错,在这样的场合一点都不怯场,大方得体不失礼数。</p>

“你先过去吧。”宁国公主就说道,“先去绣字,在东宫不用拘谨,可找相熟的人说话、走动。”</p>

在徐妙锦离开后,安庆公主立刻看着徐李氏,“这丫头是何年何月所生?”</p>

徐李氏立刻回答说道,“洪武十三年正月初七,寅时三刻。”</p>

“去取些金丝过来。”安庆公主看着身后的一个侍女,说道,“再拿些果脯过来。”</p>

侍女立刻领命,不过不是去取东西,而是直奔武英殿。</p>

稀里糊涂的朱允熥又被召见了,本来还在听着夏原吉汇报着天下赋税、田地等事情呢,皇帝这就召见了。</p>

老朱直接开门见山,说道,“咱打算禁钱用钞,你觉得如何?”</p>

所谓禁钱用钞,就是禁止使用铜钱,一律使用大明宝钞。</p>

朱允熥一听顿时急了,“不可!万万不可!”</p>

老朱眯着眼,说道,“为何不可?”</p>

朱允熥赶紧说道,“祖父又不是不知,现在宝钞在民间已经不太通用,好些百姓不愿收、不愿用,甚至都折扣使用。”</p>

老朱严肃起来,说道,“民心刁诈,乃以钱钞任意亏折行使,致令钞法不行。朕禁钱用钞,问题就没了。”</p>

“不是这么回事!”朱允熥直接反驳,说道,“百姓不用宝钞,还是朝廷的过错,岂能怪罪百姓!”</p>

老朱缓缓起身,“你的意思是朕昏庸无道,在盘剥百姓?”</p>

朱允熥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p>

还在朱允熥纳闷的时候,老朱直接伸手将挂在墙上的剑抽了出来。</p>

轮到朱允熥吓了一大跳,小心的朝着殿门口挪去,“祖父,用不着如此吧?”</p>

“好大的胆子!”老朱举剑,“敢骂朕昏庸!”</p>

朱允熥拔腿就跑,老朱是真的生气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