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聪明人聚会(2 / 2)

所以哪怕就算是和朱允熥一起长大,这个时候君臣的区别也开始明显了。</p>

别看朱允熥和老朱相处的非常融洽,或者是朱允熥和他的姐姐们、和他的嫡亲小姑关系亲近。可是皇家无亲情不是随便说说的,尤其是皇储的一些事情,大家也会默契、清醒的保持距离。</p>

“姑父要去国子监了,顺昌得送到宫里来。”朱允熥喝着粥,对宁国公主说道,“我这表弟,我打算亲自带,大姑觉得如何?”</p>

安庆公主打趣说道,“你偏要和他们比,能行?沐家兄长本来就是沙场厮杀的悍将,你湘王叔也是父皇都夸赞的英武、弓马娴熟。实在不行,你去找你那些兄弟。”</p>

她的准夫婿王骥也是一样,身上也没有爵位,自然也就不存在让子孙后代有爵位。她们这些公主在的时候还好,要是不在了,那就很难说了。</p>

朱允熥解释说道,“既然是北上,顺路去看看七叔,免得他又牢骚。”</p>

自家这个侄儿很有意思,在朝堂上可能是心思深沉的性子,尤其是前段时间将文官收拾的服服帖帖,安庆公主她们也都觉得这個侄儿手段厉害,怪不得能成为皇太孙,不愧是皇兄亲自教出来的。</p>

只是说错了一句话,甚至没有表示拒绝带弟弟们回老家的意思,这就挨了兄长、姐姐的训斥,朱橞现在心里头郁闷着呢。</p>

可是他也不是没心思的人,谁让这里是在东宫呢,他就不该表现出任何的犹豫。谁让他那个侄儿是皇太孙呢,地位还非常的稳固,权势和声望也都越来越大。</p>

朱允熥就笑着说道,“那是最好不过了,就是小姑也是要抓紧了。别到时候我的表弟,要陪着我的儿子读书,要不然也不好。”</p>

所以皇帝他们是得罪不起的,眼前的这个皇太孙也不能招惹,要不然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p>

看着朱松,朱允熥也安排着,“二十叔先探望五叔,给五叔带些我找到的医书,然后是二叔、三叔,最后是四叔和七叔。”</p>

带小二十三朱桱回去还说的过去,眼看着就要十岁了,按照规矩也是可以分封王爵了,可是小二十四、二十五,还早了点。</p>

在朱允熥的有意示好和善下,在其他宗室有意的逢迎和讨好下,现在也是宾主尽欢。</p>

朱允熥就开口,看着朱松和朱模说道,“本来是打算让你们一道的,只是祖父的意思是还是分别探望。你们同日启程,走宿州,先去祭拜徐王。”</p>

练完舞、洗好澡,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英武皇太孙朱允熥了。</p>

朱允熥起床了,披头散发走出寝宫,“大姑来了啊。”</p>

二十五叔朱刚刚七岁,是老朱现在最小的儿子。不过在年初的时候,老朱本来是有了二十六子,只可惜早产夭折了。</p>

老朱也是给朱允熥带来了一个惊喜,因为此前传来了一个消息,老朱的妃嫔张美人有了身孕。不出意外的话,大概是在过年左右,朱允熥不是要多一个皇叔就是多一个皇姑。</p>

那可未必,要是朱允炆那家伙,对一起长大的叔叔们可没有半点亲情。</p>

虽然当年马公犯事后流落异乡,但是在老家宿州还是有衣冠冢,也是建庙祭祀。</p>

安庆公主就笑嘻嘻说道,“那更好,还是机缘,一起长大的交情就是要好些。再者说了,也没少看到你们兄弟几个和叔叔们一起读书。”</p>

虽然她也明白,朱允熥未必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亲自教梅顺昌,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陪太孙读书’,这就是梅顺昌的福气和机缘。</p>

朱允熥看着朱模,说道,“二十一叔先探望七叔,然后是四叔、三叔,最后是二叔,回程的时候去看五叔。”</p>

不过就算是心里不以为意,还是不会表达出来。</p>

朱橞瞬间偃旗息鼓,虽然他是皇子,可是也就是普通皇子之一。这个二姐,可是父皇嫡女。更何况朱橞才十五,还是一个少年,心虚着呢。</p>

想想同样算是一起长大的朱允炆,偏偏就是他一个郡王不清不楚的就藩了。看着是在杭州逍遥自在,但是谁不知道那位武林王有多难受。</p>

朱允熥看着历史上献门的朱橞,说道,“十九叔,过些天二十叔和二十一叔要去探视二叔、三叔、四叔和五叔,伱带着二十三叔、二十四叔、二十五叔回老家一趟。”</p>

大家心里都有分寸,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不该说,掌握好了这样的一个分寸,在皇宫里就可以逍遥自在一些。</p>

想要成为逍遥富贵的藩王,也不是说只有出身就行,还要看自己的表现。</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