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鼎足而三(2 / 2)

“诸位世兄,此处说话不便,改日再谈。”贾琮道。</p>

“见过王爷。”众人忙见礼,分开两边。</p>

“若能跟着国公为朝廷效力,我等愿马革裹尸还。”</p>

众人默然点头,这回狠下决心,抛家弃子跟着贾琮干,家里破财也就罢了,诸至亲的老爷、小爷、太太、姑娘也有些伤亡,想到此节,确实也高兴不起来。</p>

贾琮道:“不瞒先生,琮如今确有枭雄之志。”</p>

众人点点头,各自三三两两去了。</p>

“先生所言有理,此刻言之尚早,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罢。”贾琮道。</p>

贾琮笑道:“王爷材雄德茂、博古通今、卓尔不群,又深得陛下信重,参赞军务,只需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即可。</p>

贾琮颔首道:“先生所言甚是。”</p>

依我之见,改日你便上表,以才德不足,无法分心为由,请辞锦衣提督之职。”</p>

“啊?锦衣卫……不要了?”贾琮惊道。</p>

庞超摇头道:“奇淫巧技,终归不堪大用。”</p>

“两位,你们说北静王什么意思?”贾琮随口问道。</p>

众人听完这一篇柔中带刚的话,不敢贸然表态,暗暗揣测水溶是代表自己的意思,还是四家王府的意思,难道东南西北四王也想趁此机会,重新染指兵权?</p>

贾琮淡淡笑道:“王爷虚怀若谷,折节下士,琮佩服。日后若有浅见,自当时时向王爷请教。”</p>

贾琮笑道:“若要讨价还价,我定请正方兄替我出马。”</p>

如今新法未大行天下,国库亏空也远远未足,何况今上雄才大略,还有多少大事要你去办,怎会让你撂挑子?”</p>

“对,去国公府里狠狠吃一顿,慰劳慰劳我等杀敌之辛苦。”众人齐声笑道。</p>

“国公一声令下,我等赴蹈汤火,在所不辞!”</p>

只有忠信、冯远得了贾琮的眼色,一左一右同行。</p>

贾琮点点头,北静王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若想凭几顶王爷帽子就让我俯首听命,却是想多了,什么世交之谊,呵呵,扯淡。</p>

至于左都督、京营节度使的差使,须应其事便罢了,诈作少年得志,意气风发,荒废军务之象,如此方才可以让今上放心。”庞超道。</p>

众人忙点头附和,连王子腾也觉得并无不妥,爵位摆在那里,再按往日称呼就不妥了,至于世交关系,家法还能大得过国法?</p>

庞超笑道:“今上此举,一来表示自己天恩浩荡,宽厚仁德,不吝赏赐;</p>

二来也是以观后效之意,看你会不会野心膨胀难制。</p>

“诸位世兄不必多礼。”北静王笑道,举止雍和温雅,如春风拂面,让人暗暗心折。</p>

“此言甚是。”众人都点头称是。</p>

“不,只是不想重蹈屠斐的覆辙罢了。”贾琮道。</p>

“先生误解琮了。我并不是想造反坐那把椅子,只图自保而已,却又绝不愿将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上。”贾琮道。</p>

牛继宗道:“国公,日后世伯世叔之称再勿提起,着实折煞我等,若看得起我们,称一声世兄足矣。”</p>

贾琮道:“先生也说朝中人才甚多,换个人不是一样干?”</p>

冯远、忠信眼睛一翻,道:“难道我们没杀敌的就不能吃酒不成?”</p>

何况此次平叛,诸位大公无私,家中都各有损伤,琮怎忍心让各位世伯世叔强颜欢笑,贺我加官进爵之喜?”</p>

冯远摇头道:“既是世交,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可也,倒也不必四处树敌。”</p>

贾琮缓缓点头。</p>

众人大笑:“王爷、冯兄愿意纡尊降贵和我们这群粗人吃酒,自然欢迎之至。”</p>

“如今屠斐已灭,你是国朝唯一的国公,又掌着兵权实职,还提督锦衣卫,身边诸家勋贵召之即来,望风景从,可谓强爷胜祖。</p>

庞超道:“甘罗任上卿后,史书上再无记载,什么意思?这等身居高位的神童、大功臣,即便遭贬、病逝也该有所记录,有始有终。</p>

“没了锦衣卫,我可就没多少力量了。”贾琮皱眉道。</p>

“这却不好把握分寸。若要我说,既为京营节度使,京师十二团营都应是我囊中之物。”贾琮笑道。</p>

庞超笑道:“有志不在年高,秦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谈笑间取得十数座城池,封为上卿,等若咱们现在的军机大学士,比你如何?”</p>

贾琮笑道:“到时候先生便知道了,手里多一分筹码总是好的。先生可有良策?”庞超虽智谋深渊,却也逃不脱时代的局限。</p>

“非也,国朝勋爵非战功不可得,何况堂堂八大国公爵位,即便圣上想讲情面,也未必能服众。”众人道。</p>

小王不谙军务,只会纸上谈兵,远不如世兄精通兵略,战功赫赫,往后仰仗世兄的地方还多呢,也望诸位世兄不吝赐教才是。”</p>

承蒙皇上天恩,泰半是看在先祖面上,让我等入军机处跟着几位大学士学着办差,岂敢谈什么运筹帷幄,调兵遣将?</p>

庞超摆手道:“朝堂险恶,不可大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比如,此次今上出人意料晋你为国公爵,还以重任托付,既是酬功,也是试探。”</p>

贾琮回身还礼道:“多谢王爷,往后还望王爷多多提携指教。”</p>

贾琮摆手笑道:“可别这么捧我,只是恰逢其会,幸赖圣上天恩才有点微功,陛下看在先祖的情份上,法外施恩,琮岂敢自大轻狂。”</p>

众人心头一喜,商议军务意思就是要分饼子了,这次京军中十一个营参与叛乱,皇城里还有两卫人马反叛,空出这许多位置总得有人坐不是?</p>

如今贾琮又是左都督兼京营节度使,决定京师十二团营的事务,应是十拿九稳。</p>

庞超点点头,道:“琮哥儿想凭西夷之技巧与今上分庭抗礼乎?”</p>

忠信眼睛一瞪,脸上的横肉也抖了两抖,虎着脸道:“小子,看不起本王?”</p>

冯远笑道:“老弟莫小瞧了北静王,这一代北静王风姿超绝,胸有丘壑,且深孚圣望,非寻常人可比。你若得罪了他,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p>

庞超瞪了他一眼,道:“你都知道锦衣卫权柄之重,今上不知?难道还想抓大放小?若不请辞锦衣提督,如何表明你并无野心?”</p>

即便换人,哪有你这个知根知底,又有救驾之功的乘龙快婿可靠?</p>

当然,今上迟早会拿走锦衣卫,不过却不是现在。”庞超道。</p>

贾琮想了想,如今身为国公,须得有些威仪,也不宜再有这么多长辈,因拱手道:“承蒙诸位世兄抬爱,琮恭敬不如从命。”</p>

若你真的恪尽职守,勤于王事,整顿军务,安插亲信,少不得随便寻个错,把你一撸到底,让你当个空头国公去,省得你变成第二个屠斐。</p>

“非也,如今锦衣卫的骄兵悍将都是你带出来的,换个人去未必能驾驭得住。</p>

贾琮哂道:“正方兄莫非想让我听他的号令不成?”</p>

“前者有君臣大义所缚,即便操莽董卓之辈也得三思,后者么冒天下之大不韪,形同反叛,不得人心。”庞超叹道。</p>

剩下的让给李猛和王宁,日后你可通过牛继宗等人保持在京营的威信。</p>

贾琮笑道:“没想到短短数年,我已从一介庶子,成了先生口中的一大军头,幸甚。”</p>

众人忙拱手谦逊,心中都在思忖,北静王此言何意,是想拉拢贾琮,还是想分化众人。</p>

水溶忙摆手笑道:“世兄说笑了,小王兵书未读两卷,战策不通数篇。</p>

贾琮哑然失笑:“老太太倒比我还着紧。说到此事,国公亲兵定额1500人,你去庄子里挑选补齐。”</p>

“标下得令!”</p>

如今酒坊生意淡了许多,庄子里也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