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打草惊蛇(2 / 2)

“哟,侯爷来了,冯大人正忙不过来,我带您过去。”那官员忙点头哈腰带贾琮去冯远的公房。</p>

穿过人丛刚走到冯远公房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争执声音。</p>

“老冯,这些年咱的养廉银子,朝廷欠了多少,不用我说,你也清楚。</p>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咱还钱,好说,先让朝廷把历年欠咱的养廉银子发了,我欠了国库多少银子,一分不少即刻奉上。”礼部左侍郎李木雨道。</p>

“对,说得对!先把养廉银子发了。”</p>

“老冯,我借银子实是出于公心,衙门里办差等着用钱,户部又迟迟不拨,为了不耽误朝廷政务,我只好豁出这张老脸,去国库借银子。</p>

本想着待公款拨付后再归还,哪知户部一拖再拖,我有什么办法?</p>

你看,现有工部的账目为证。一笔一笔,历历在目,皆是用于公务,绝非私自挪用侵占。”工部尚书万自怡道。</p>

“对,咱也是,都他妈用在公务上了,咱落着什么好儿?”</p>

“老冯,我借银子实是迫不得已,我家境清贫你是知道的。</p>

京城居大不易,俸禄就这么点儿,养廉银子也是年年拖欠,翰林院又是个清水衙门,家下人每日嗷嗷待哺,不借钱难为无米之炊。</p>

这些年下来,总共我也只借了几万银子,你看能否通融一二,酌情减免?”</p>

“老吴说的对,咱家里几十上百口人,就那点俸禄,喝西北风么?朝廷素以仁义教化天下,怎地突然如此急切索债,我看有人是想借机整人罢!”</p>

……</p>

贾琮一听里面都是些专业杠精,暗道惹不起,便想开溜。</p>

哪知早有人看到他,叫道:“桓侯来了,侯爷,您可得替我们说句公道话啊,前儿你那多宝阁开业,咱可没少光顾。”</p>

“侯爷,咱的银子都买了你家那些顽意儿,一时实在抽不出手偿还国库,求您通融一二。”</p>

冯远闻言,忙从人堆里钻出来,把贾琮硬拉进去,笑道:“各位,我一个人说的你们不信,现在侯爷来了,请他说说。”</p>

贾琮干笑着与众人打了个招呼,道:“我知道诸位大人手头紧,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p>

可此事是皇上昨晚召见我等连夜决定的,乃朝廷大政方针,躲是躲不过去的,都回家想想办法,凑银子去罢。”</p>

如今他做着生意,能不得罪人就不想得罪人,图个和气生财。</p>

众人一听,哪里肯依,又是诉苦,又是喊冤,又是辩解,又是扯皮,总而言之不想还钱。</p>

贾琮被他们吵得头晕,看向冯远,见他两手一摊,也是摇头苦笑。</p>

“诸位听我一言,”贾琮提高了音量,把众人声音压下来。</p>

“诸位借钱各有各的道理,琮也不是青天大老爷,今儿来不审案子,我家与诸位一样,也欠了国库不少钱,今日特来还债。”</p>

“尊府欠了多少?”众人好奇地道。</p>

“从我太爷那辈儿开始,宁荣二府总共欠了634500两银子,比你们都多罢?</p>

虽说宁国如今不在了,可欠的债摆在那里,我也得还了。”</p>

贾琮顿了顿,道:“冯兄,派人去外面清点接收罢。”</p>

“好勒,还是子龙爽快。你们都看看,什么叫名门之风,一个个欠几万、十几万银子就叫苦连天,跟泥腿子似的。</p>

看看侯爷这做派,要不怎么说是豪门贵胄,与国同戚。”</p>

冯远一听有人来送钱便兴奋,狠狠踩了众人一脚,顺便把贾琮捧起来吸引火力。</p>

众人哪里伏气,都道:“桓侯世代富贵,身家丰厚,我们如何比?”</p>

“咱有钱还用得着去国库借?”</p>

贾琮没好气瞪了他一眼,他妈的,又想让老子唱白脸。</p>

冯远“憨厚”一笑,悄悄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这是你老弟的强项。</p>

没奈何,贾琮只得陪着冯远把戏做足,因沉下脸来,道:“诸位,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既然要追比欠款,自然应从我、王爷并冯大人头上追起。</p>

我们三人退完了,就该轮到各位了,谁也别想耍滑头。按照圣意,我只与诸位说三句话。</p>

第一、苍蝇要还,老虎也要还。无论大小官员,以至皇亲国戚,只要有亏空的一律归还,任何人不得例外。</p>

第二、在任要还,离任也要还。有的亏空不是在一个官员任期内造成的。</p>

比如张三在工部任上留下了10万两银子的亏空,但是张三只挪用了5万两,另外5万两是他的前任,甚至前任的前任挪用的。</p>

这样的情况,张三要归还,他的前任和前任的前任同样要分摊归还。</p>

第三、活人要还,死人也要还。有的官员在任期造成了亏空,但现在人已经不在了,是不是就不用还了?不!已经离世的官员,其亏空由父母妻儿兄弟偿还。</p>

总之一个纲领,但凡户部账上有名的,凭你是谁,必须清帐,否则我等在御前交不了差,皇上怪罪下来,诸位就莫怪我不念同僚之情了。”</p>

众人闻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要说和贾琮放对,他们还缺些底气,如今贾琮上承皇命,中有新党两大军机支持,下又执掌锦衣卫,自身又没什么破绽,实难对付。</p>

冯远见气氛到位了,忙笑着打圆场,道:“桓侯与我也是奉命行事,并非要和诸位过不去,若有得罪之处,诸位仁兄多多包涵。</p>

别说诸位,我冯胖子还不是要退十几万银子?紧一紧裤腰带也就过去了。</p>

大家伙的难处我都知道,这样罢,诸位先回去凑银子,以半月为限,多少先交一笔来,让我等也好在御前有个交代。</p>

至于下一步怎么做,就依据诸位退还比例而定,如何?依我愚见,能多退就多退些,若陛下震怒,定是从退的少的开刀,莫谓言之不预也。</p>

诸位再会,我老冯也得急着回去凑银子还债,少陪少陪。”</p>

冯远说话,一溜烟跑了。</p>

贾琮暗骂死胖子,不讲义气,留老子一人顶缸,忙拱了拱手,也步其后尘而去。</p>

众人见两大钦差跑了,心有不甘,面面相觑,咋地,真退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