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杏榜再中(2 / 2)

黛玉给他解释了,贾琮笑道:“这是好事,来人,把这卷子刻印了,族里每家每户送去,另叫巧匠装裱起来,挂在族学里,给那起子混账看看。”</p>

金钏儿忙接过卷子去了。</p>

“芳哥儿,你有何志?”贾琮淡淡道,总算轮到他问别人这个问题,果然很过瘾。</p>

贾芳忙躬身道:“侄儿只愿以自身所学,为三叔尽孝,为族里尽力,为朝廷尽忠。此外,别无他求。”</p>

贾琮微微一笑,倒也乖觉,知道家族为先,朝廷为后。</p>

因说道:“凭你的才学,朝考后点个庶吉士不难,这条路看似清贵,不过我不想你去翰林院皓首穷经,当个腐儒,你意如何?”</p>

自来进士一般三条出路,最上者点庶吉士,进翰林院当词臣养望,常伴君前,升迁快,潜力大。</p>

次之,入六部为主事或科道言官,手握实权,也相当不错。</p>

最次则是外放县令或州府佐贰官,仕途后劲就很小了,而且风险还很大。</p>

当年贾雨村就是考上进士后,外放县令,虽升了知府,也是没干几年就被参倒了。若非借林如海的力,哪有复起的一天。</p>

当京官就不同了,即便被参倒了,还可以外放去地方上当官,就算是贬谪,也多了一条退路,不必去当教书先生。</p>

贾芳道:“侄儿愿听凭三叔调遣,绝无他意。”</p>

贾琮点点头:“我希望你去地方上为官,做些实务。”</p>

贾芳心头一沉,下去容易,上来可就难了。</p>

不过他也不敢有什么异议,只觉嘴里有些发苦,躬身道:“侄儿愿往,不知是去何处?”</p>

若是个富庶的好地方也罢了,靠着锦衣卫,也没人不开眼敢参自己。</p>

“岭南。”贾琮道。</p>

贾芳心头一慌,这地方山高路远,夙来是罪臣贬谪之地,自己这一头栽下去……</p>

慌忙跪倒,叩首道:“侄儿年轻识浅,若有不到之处,还望三叔恕罪。”</p>

贾琮哑然失笑,抬手道:“这是做什么,起来。你以为我是打压你?”</p>

“侄儿不敢。”贾芳讪讪地道,心中还是有些委屈,自己名次这么好,不去翰林院,去那烟瘴之地干什么?</p>

“莫觉得委屈,我让你去彼处实是重用,贾芸也在那里。</p>

实话与你说罢,我新办了些产业,你去好生替我照料几年,在地方上历练历练,日后包管你不比同科任何人逊色。”贾琮笑道。</p>

贾芸心头一喜,贾琮这句话可重于泰山了,忙躬身道:“三叔有命,侄儿万死不辞。”</p>

贾琮道:“彼处广州将军苏擎是自己人,另有贾芸并当地锦衣卫所襄助,还怕不出政绩?</p>

到时候我再替你打个招呼,你愿做封疆大吏也好,愿做京官也罢,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p>

贾芳虽沉稳,但也被贾琮画的大饼整得心花怒放,苦读这么多年,不就为了当官么?</p>

“三叔放心,侄儿定遵令行事。”</p>

打发了贾芳,贾琮又想起上次青楼掠人案的本子。</p>

如今会试已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旧党空出的几个大肥缺上,哪个有心思关心青楼这件案子。</p>

按庞超的谋划,昨天便把折子递了上去,果然风平浪静,熙丰帝批了三个字,知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