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今夜月明(2 / 2)

“智、勇二位长老,率三大中忍,并二百中忍、下忍,外加一百学忍,已抵达通州码头。”程灵素道。</p>

贾琮点点头,道:“好,你带上约定的银子去接应,叫他们不必进城,先去城外的庄子安顿下来,反正那里如今也几乎空出来了。</p>

此外,让燕飞在庄子里挑些可靠人过去,教他们说汉话、识汉字、习汉礼。需要的时候,爷再召唤他们。”</p>

“是,主人。”程灵素道。</p>

贾琮微一沉吟,现在这批人对他倒是没多大意义。</p>

如今情报方面锦衣卫、白莲教、杨四娘都可以给他提供,若要干些脏活,九头蛇也能干。</p>

不过九头蛇现在还十分弱小,让这批人帮着干些活计,也无伤大雅。</p>

“灵素回来,即日起这批人归你管辖,以后时常和四娘、湘莲多联络,若有什么危难的活计,就安排他们去试试,爷也好看看成色。”贾琮道。</p>

“是,主人。”程灵素兴冲冲地去了,忍者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主上展现自己的价值。</p>

“爷……”晴雯见贾琮迟迟没有动作,忍不住回头轻声道。</p>

“来了。”贾琮哈哈一笑。</p>

一时池内水波激荡,热气漫卷,娇笑轻吟,春色无边。</p>

——</p>

清晨,神京城外,十里长亭,碧草如毯,薄雾如纱。</p>

师志泽、苏浩初并数十旧党中坚官员,正送别原武英殿大学士宋睿。</p>

亭内,几位大佬并旧党堂官们陪着宋睿喝了一杯践行酒。</p>

“心斋兄,此次我等不防,让新党奸计得逞,连累兄一朝被贬,却束手无策,弟实惭愧无地。”师志泽放下酒杯叹道。</p>

宋睿神色平静,并无衰颓懊丧之色,摆手笑道:“公此言差矣,弟混迹朝堂数十年,虽说并无寸功,难道这些事儿也看不开?</p>

成败顺逆,寻常事也,值什么?只是弟去后,诸公还宜小心保重,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切莫重蹈弟之覆辙,以致朝廷被奸佞把持。”</p>

众人都拱手答应。</p>

苏浩初叹道:“心斋兄心性通达,不以己悲,弟望尘莫及,既感且佩,只是如今朝堂……</p>

内有戴、贾之辈助纣为虐,外有霍董丁林之徒谗言惑主,江相等人又不温不火,得过且过,我等实难有作为。”</p>

宋睿摇头道:“不然。如今六部尚书,我辈尚占一半,侍郎亦还有三分之一,其余部院外官中正直之士亦所在多有。</p>

再加上首辅并松风兄,何言难为?且新党诸人倒行逆施,祸乱天下,擅变祖法,天下苦之久矣,若有人能振臂一呼,何愁不能应者景从?”</p>

师志泽目光一闪,缓缓道:“心斋兄以为振臂一呼者何在?”</p>

宋睿笑而不语,有些话却不便当众说了。</p>

师志泽左右扫了一眼,众官忙起身出亭回避。</p>

亭内只剩三位旧党大佬。</p>

“心斋,现在就咱们三人,直言无妨。”苏浩初道。</p>

宋睿微一沉吟,道:“近年来,京中不知怎么流传了两句旧诗大有深意,二位明公可曾听闻?”</p>

苏浩初沉声道:“可是‘日月双悬照乾坤’‘今夜月明人尽望’?”</p>

宋睿微微一笑,道:“无风不起浪,这两句旧诗口口相传,虽不知来历,至少说明大日当空,月不甘隐。”</p>

师志泽微微点头,道:“兄可有高见?还请不吝赐教。”</p>

宋睿摆摆手,道:“几句临别赠言,算不得高见。上回那两件案子,贡锦案和贾氏案,我等本欲将贾琮此子除去,断新党一臂,这也是那位的意思。</p>

虽未成事,只怕那人心中并不好过罢,昔年手掌乾坤,口衔天宪的人,如今连个黄口孺子都杀不得,岂能甘心?</p>

且今上宠幸新党,推新法、除旧党、间武侯,看似雷厉风行,实则过犹不及,恰如火上浇油,把天时、人和皆丧,若有大变,正当其时。”</p>

师志泽素来沉稳,开口道:“此举太过冒险了些,若有闪失,万劫不复。”</p>

苏浩初也心头惴惴,道:“春雨公所言极是,此举兵行险着,如今似乎还未有什么良机。”</p>

宋睿道:“两位所虑自有道理,弟不过随口言之。时移世易,白衣苍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p>

师志泽道:“兄智虑深远,我等素来佩服,以兄之见,新党下一步有何动作?”</p>

宋睿叹道:“既得陇,复望蜀矣。弟此次遭贬,未必不是因祸得福,二位明公居于庙堂之高,更须小心。”</p>

苏浩初心头一沉,皱眉道:“若新党咄咄相逼,我等难道就束手待毙不成?”</p>

师志泽目光也冷下来,如今的局势,即便自己想引退,今上也未必会允许几个朝堂巨擘潜伏民间,搅风搅雨。</p>

宋睿道:“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p>

师、苏两人神色沉重,缓缓点头。</p>

三人再谈了半晌,宋睿看了看天色,起身道:“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二位明公身负江山之重,临别之时有两句旧诗相赠。”</p>

“心斋兄请赐教。”</p>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日何曾照古人。”</p>

宋睿拱了拱手,出了亭子,道:“诸公,仆去也。万望珍重,后会有期。”说完上车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