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科场森严(2 / 2)

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览无余。”</p>

贾琮顺着大路,直往里进,在最后面的公堂上见到江风、关浦、冯远、林如海等人。</p>

“江相,诸位大人来得好早。”贾琮笑着拱手打了个招呼。</p>

“有劳桓侯操心今科会考。”众人笑着还礼。</p>

“不值什么,都是为朝廷效力,何分彼此。”贾琮笑着与众人寒暄了两句,又和林如海打了招呼。</p>

过了半晌,有官员来报说士子已入场搜检完毕。</p>

江风道:“桓侯,咱们去取试题罢。”</p>

“江相,各位大人,请。”贾琮起身领着众人去存放试题的屋子,验过箱子上的封条后,将钥匙递给校尉打开。</p>

江风等查验无误后,命考场吏员过来将箱子抬走。</p>

接着考生依次领取考题,巳正开考。</p>

众考官并贾琮巡了一遍考场,又回到公堂上闲聊。</p>

这两日正是考官们最清闲的时候,嗣后便要开始繁重的阅卷了。</p>

江风拆开给主考等人审阅的考题,捻须看了一眼,笑道:“陛下圣心独运,今科这题出得极妙。”说着把考题给众人传阅。</p>

众人都笑着点头附和,哪科都这么说。</p>

看完题,众人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均在思考如何破题、如何入手,一时无人说话。</p>

试题传到贾琮手里,他见众人都在沉思,十分没趣,便把题目慢慢看了一遍,也只明白个大概。</p>

江风捻须笑道:“久闻桓侯天下第一才子之名,不知制艺之技如何,对今科试题可有高论?”</p>

冯远笑道:“桓侯定要让我等一开眼界。”</p>

贾琮心头一紧,虚名累人,笑道:“琮从未拜师学过时文,哪里敢在诸位方家面前献丑。</p>

我岳丈乃探花郎,定有高见,诸位问他老人家便是。”</p>

林如海摆手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今科乃江相主考,如海怎敢喧宾夺主,还请诸位大人赐教。”</p>

按规矩,主考官在考题下发后都要亲自做题,作为标准答案或者范文,给阅卷官参考。</p>

江风道:“如此老夫便作第一题,另两题三位自选。”</p>

关浦笑道:“浦久不动笔,也不知当年学的东西还给夫子没有,便领第二题罢。”</p>

冯远偷懒,摆手笑道:“我可不成,整日和银子数目打交道,时文制艺的功夫早已荒废多时,妙文兄,还请你露一手罢。”</p>

孟华采笑着点头,欣然领命。</p>

江风道:“诸位,第一题‘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如何破题为妙?”</p>

一官员道:“下官以为,可破以‘贤者崇实学,于敦伦者有深许焉’”</p>

“好!”众人皆点头称赞。</p>

又一人道:“下官以为,可破以‘正言学之所谓,惟尽伦足以该学也’”</p>

“另辟蹊径,甚善。”众人抚掌笑道。</p>

贾琮一脸懵逼,侧头问旁边林如海道:“岳父,他们说的什么?”</p>

林如海笑着解释道:“这题出自论语,第七章。</p>

这句话是圣人的学生子夏说的,意思是若一个人忠孝信义都做到了,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p>

贾琮笑道:“这不是说我么?我就没学过,按子夏的说法,我已经算学过了。”</p>

众人笑而不语,你高兴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