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老谋深算(2 / 2)

嗤!贾琮收回大枪,大量鲜血跟着喷涌而出。

呃……段天雷恨恨看了他一眼,吐出最后一口气,轰然倒下。

贾琮冷哼一声,回身喝道:“把这群贼子,给我赶尽杀绝!”

“是!”

众亲兵齐声大吼,挥刀如风,杀气如潮,赶杀心志被夺的众匪如屠鸡宰狗。

——

“多亏老弟及时赶到力挽狂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顾涛亲自上门,紧紧握着贾琮的手,热泪盈眶。

贾琮此战尽歼贼寇,夺回财物,不禁挽救了新法,也挽救了他的政治生命。

“不过分内之事,制台大人何须言谢?城内情形如何?”贾琮笑道。

顾涛道:“烧了几百间房子,死了几百平民,有数十家大户被抢,如今情形倒还可接受。”

贾琮点点头,虽死了不少人,但自己也给百姓报了仇,这就消解了大量怨气,若让贼人安然离去,那民怨就得捅破天了。

“接下来,恐怕士林、江南官场、科道言官会对此事大加弹劾攻讦,归根到底是衙门防范不力,此等恶事,开国以来绝无仅有。”

“我已命人在城外筑了京观,为百姓出气,想来可稍解燃眉之急。若能寻到此案幕后主使,当可化危为机。”贾琮道。

顾涛缓缓点头,道:“此事显然是内外勾结,骤然作乱,以图干扰新法大局,至不济也可把老夫拉下马。

从贼子意图劫掠老弟家眷来看,显然是想以此逼迫老弟就范,若无锦衣卫威慑,新法实难推行。”

贾琮冷冷一笑,道:“我已下了严令,着锦衣卫加紧查访,此等大事,岂能瞒得过?何况,嫌疑人也就那么几家。一旦查实,我会让他们后悔做人。”

顾涛沉声道:“全仰仗老弟了,不论涉及到谁,杀!不杀不足以威慑顽固。若有罪责,老夫一力承担。”

如今他的王命旗牌在贾琮手里,想不承担也不行了。

贾琮道:“制台放心,琮素来秉公断案,即便闹上金銮殿,又有何惧?若有人参劾,无非就是打嘴仗,反正也不是头一回了。”

顾涛笑道:“素闻老弟在京中呼风唤电,覆雨翻云,交游广阔,又得圣心,自然不惧。

老哥我久在地方,朝里不认识什么人,难免有些忐忑。”

贾琮笑道:“制台休得过谦,霍董二位中堂岂有不为你说话的?有二位相爷背书,还需认得谁?”

两人大笑。

正说着,忽听下人来报,说金陵知府贾雨村来访。

“让他等着。”贾琮摆摆手。

顾涛眼神一动,微笑道:“听说这位金陵太守是贵家举荐复职?”

贾琮点点头:“确有此事。”

“此人与旧党素来密切,对新法并不上心,若能把他争取过来,倒是大有裨益。”顾涛笑道。

贾琮道:“琮尽力而为。”

顾涛见他不解自己的深意,解释道:“老弟,此番调查金陵匪案,免不得要大动干戈,与其你我动手,何不让他动手?

一来他主管金陵地方,查奸缉盗是分内差事。

二来他若想借我等之力,再进一步,少不得要给个投名状。

三来金陵出现这等恶劣匪患,他身为太守,难辞其咎,老弟只需稍露责备之意……谅他不敢拒绝。”

贾琮恍然大悟,道:“大人深谋远虑,未算胜先虑败,琮佩服。若此案日后反噬,还可拿他做挡箭牌。”

顾涛笑道:“老弟是聪明人,一点便透,老夫告辞。”

“大人慢走。”

贾琮送走顾涛,心中暗惊,这些政客老谋深算,谈笑杀人,和他们打交道可得多留个心眼,免得被卖了还替人数钱。

贾雨村随着下人进来。

“世兄神威盖世,顷刻间扫平贼寇,救金陵于水火,弟特来拜谢。”贾雨村快步上前,拱手道。

“区区小事,何足言谢?世兄请坐。上茶!”

两人坐下,寒暄了两句。

贾琮直截了当地道:“世兄此来,可有见教?”

贾雨村有些不适应贾琮直来直去的谈话方式,微微一顿,笑道:“弟此来还有些许公务禀报。”

贾琮奇道:“地方政务与琮何干?”

贾雨村笑道:“别的俗务,弟也不敢拿来烦扰世兄,只是此事,世兄无心插柳柳成荫,地方上受益匪浅,故非禀明世兄,当面谢过不可。”

“何事?”

“自世兄来宁,贾、史、王、薛、甄、楚等首屈一指的大世家豪门,看在世兄的金面上,纷纷改弦更张,请行新法。

至今已清丈出田亩五万余顷,陆续还有许多,往后地方财赋充盈,岂非世兄之功?”贾雨村笑道。

贾琮摆手笑道:“若说新法有成,乃江南督抚衙门部署有方,府县官员齐心用命,琮万不敢掠人之美,受此不虞之誉。”

“应当的应当的,若无世兄虎威震慑,这些豪门哪会乖觉。”贾雨村道。

贾琮淡淡一笑,岔开话题,道:“世兄对此次匪患有何高见?如今贼子虽灭,可此事颇有蹊跷。”

贾雨村点头道:“确是如此。想金陵防卫森严,怎么数千贼子入城,我等竟懵然不知?

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想来若非内外勾结,绝不至此。”

“照啊!实不相瞒,方才顾总督刚走,谈及此事,与世兄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金陵乃江南腹心,出了此等大案,锦衣卫定当据实奏报,惊动朝廷,一旦上头怪罪下来,兄守牧金陵,可是首当其冲啊。

即便不入罪,年考得个地方不靖、匪患猛恶的下下等考语,也是情理之中。世兄还须早作打算才是。”贾琮一脸“关切”地道。

贾雨村近日暗察形势,自觉新法大势所趋,早有转投新党的意思。

如今闻言更是心中一寒,若是年考下下等,这官儿肯定当不下去了,何况这等大案,朝廷定要从严追责,人头保不保得住还是两说。

忙拱手道:“弟本寒门,幸赖政公、盐院提携,方有今日,大恩大德,一日不敢或忘,还望世兄指点迷津,弟若能苟活,余生愿效犬马之劳。”

贾琮笑道:“此事虽凶险,也未必没有转机。朝廷必欲追究者,盖因贼寇搅乱金陵重地,杀戮甚众,民心惶恐不安,愤懑官吏。”

“世兄所言极是。”贾雨村忙点头。

“若能尽快查明真相,严惩幕后之人,妥善安抚赔偿受害民众,则百姓岂不感恩戴德,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了,少不了得个刑名清明,缉盗干练的评语罢?

凭此功并新法政绩,再有顾总督保举,大兄升迁神京,青云直上,岂非易如反掌耳?”贾琮道。

一番话说得贾雨村心花怒放,不但官帽子保住了,竟还有意外之喜,忙起身长揖到地。

“世兄一语惊醒梦中人,弟实不知如何报答世兄恩德,只愿肝脑涂地以报于万一。只是查办此等大案,敝府实在有心无力。”

贾琮笑道:“此事也是锦衣卫分内之事,兄弟自当效劳,世兄从旁协助便可。”

贾雨村大喜,道:“一切但凭吩咐,弟唯世兄马首是瞻。”

贾琮摆摆手:“言重了,何以克当。既如此,世兄持我名帖,往总督府上走一趟,官场之事,弟爱莫能助,还须请制台大人多多转圜才好。”

贾雨村感激涕零,连连拱手作揖,慨然道:“世兄再生之恩,弟誓死相报。”

“本是同宗兄弟,此言却见外了。”

贾琮笑着把他打发了,见完客,回到内堂来寻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