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要命的宣传(2 / 2)

叶新纯坐正了些,看着田妮认真的说:

“你一直强调慢工出细活,项目应该反复雕琢,我给足了你时间,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田妮的头上出汗了

去年她来到巨星后第一步做的事是整顿内部,所有的项目都停了。

春节后,巨星的自制项目才开始重新跑起来。

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周期长,上线要后半年甚至是明年。

所以第一批上线的项目全是综艺,而第一档综艺是有赌博性质的《歌手》.

田妮心惊胆战的从叶新纯办公室离开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打电话。

“壮壮,你现在在哪儿?《歌手》筹备的怎么样了?现在情况有变,我们有必要重新沟通下节目的目标和预期”田妮的表情无比严肃和认真。

如果之前她还接受《歌手》做不出水花,那么现在《歌手》已经没有退路。

它必须成功,必须成为一档现象级的综艺。

为此田妮要重新和刘壮壮梳理下资源。

田妮走后,叶新纯的第一件事也是打电话。

她打给了季学礼:

“一切障碍都扫清了.计划可以开始。”

3月开始,乐言的工作节奏一个连着一个,叶新纯亲手为他打造的顶流之路可以开始了。

而第一个节奏,就是狮城电影节获得提名。

这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最好的开端。

叶新纯命令季学礼在全网把这个消息铺设开来。

季学礼已经待命好几天了,听到这话开心的应和下来,只不过他犹犹豫豫的说:

“所有乐言狮城电影节提名的内容下面,都会有《最好的他们》宣传出现,这个没问题吗?”

等待叶新纯吩咐的这些天,季学礼也没闲着,他在网上持续检测自来水话题度和话题量,很快便发现了这个现象。

我们的目的是宣传乐言被提名.但似乎有个寄居蟹吸上我们了?

叶新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孔超是公司的签约导演,乐言现在也是双男主之一就给这电视剧加加热度吧。”

电影导演在上映前焦虑,他们怕演员暴雷,电影胎死腹中。

电视剧导演在播出前也焦虑,他们怕电视剧热度太低,没有水花的上线又没有水花的下线,查无此剧。

还好孔超用最低廉的价格,找了十几个大学生去各个平台发帖留言,可以说用最小的付出博得了最大的声量。

借着乐言获得国际奖项提名的契机和大众对乐言演技的存疑感,这些天这十个大学生玩出了千军万马的姿态,勾得大众那叫一个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到3月26号晚上!

但是可恨呐,还有半个月!

看到剧组官微粉丝越来越多,孔超逐渐得意起来。

我可真聪明啊,拍青春校园剧,就要了解青春的校园。

80一天的大学生太香了。

又听话,事儿又少,让干什么干什么.果然最好的用的是廉价劳动力。

正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负责宣传的小伙伴火急火燎的找到他:

“出事了!导演,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儿?艺人出负面了?”孔超吓得魂儿都没了。

唐博宇乱搞被拍到了是不是?!

宣传摆了摆手,焦急的说:

“咱们找的那些大学生不干了。”

“动动手指头一天赚80的活儿都不干?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待遇去?”孔超也急了。

宣传手机,指着屏幕上和大学生的聊天记录给孔超解释:

“这些大学生说一天几万条帖子和微博只靠他们十几个人回,手都复制粘贴出腱鞘炎了,说我们是资本家!”

“什么?”孔超抢过手机,“一天几万条帖子?”

怎么可能那么多?

之前一天能出几百个新的就算不错了.

乐言获得提名的消息是在2月底得到的。

那之后的一周多,除了京影内部,和一些专业论坛专业博主讨论,大部分娱乐资讯类平台和媒体都没有跟进报道。

只是提名得不得奖还不一定呢,而且距离颁奖典礼还有很久,不值得写。

写李亦然素颜出街都比这个报道有流量。

但从三月中旬的某一天开始,乐言获得狮城电影节最佳新人奖提名的消息突然在全网爆炸开来。

线上媒体、社交网站,线下纸媒、报刊杂志,流媒体、短视频网站只要和娱乐沾边的渠道,都在大量报道这个内容。

原先只是京影的看门大爷知道乐言4月底要去狮城走红毯,现在连邓雪峰家楼下的看门大爷都知道乐言要去了。

邓雪峰拿着破旧的公文包进入小区,看到门口大爷手上拿着的报纸上有一个巨大的乐言彩色照片,上面显目的标题是——乐言,一个被低估的新人演员。

他看了一眼便别过去头不再多看。

乐言是凭借《伪装者》获得提名的,邓雪峰全程参与了乐言的人物创作历程和现场拍摄,乐言当时的表现有多好他非常清楚。

不能肤浅的说是替乐言骄傲应该说是特别的替乐言骄傲。

乐言果然是他这辈子最好的‘作品’!

邓雪峰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这个被低估的年轻演员是他邓雪峰的学生。

正开心的哼着小曲,手机一阵震动,拿起来一看又是彭一伟那个讨厌的人。

彭一伟:「我刚刚参加完一个媒体采访,媒体让我预估乐言能否获奖,我说肯定能,因为他比他老师邓雪峰强,他至少敢演,他老师邓雪峰已经不敢演了。」

彭一伟:「对了,你拿过国际奖项吗?」

彭一伟:「你上次获奖是多少年前来着?」

邓雪峰笑着把手机塞回到口袋里。

彭一伟这些小伎俩已经无法勾起他内心的波动了。

戏他肯定会继续拍的.但要找一个合适的契机。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让乐言被认可,这个认可不是外部而是学校内部。

随着近一段时间乐言的热度火速攀升,大三大四学生对乐言演技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大,每天表演教室门口都有人围观。

其他老师听到这事无非笑一笑,评价一句‘太无聊了’。

但乐言是邓雪峰最得意的弟子.你质疑乐言就是在质疑我邓雪峰!

介于身份他无法替乐言说什么,不过这个想法已经在他心里深深的扎根了。

如何做能让那些高年级学生闭嘴,且又能合理的替乐言撑腰呢?

转天,表演课上。

“最近听很多老师说,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都开始接触广告或者短片了,这两种形式承载力小,对于现阶段的你们来说可以轻松应对,但轻松应对不代表可以正确应对。”

教室里的同学们紧张起来。

邓雪峰一直不支持学生外出拍戏,难道现在连广告和短片也管了?

邓雪峰端起他的破茶缸子,继续说:

“下周五晚上我在表演系大教室有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表演与实践的关联性,讲的时候需要一些案例,我点名的人都准备一下,到时候会根据课题内容点评并指导。”

邓雪峰每个月都会有公开课。

他的公开课从来是座无虚席,不只是高年级的学生,连其他系的学生都会去听。

同学们马上兴奋起来。

在邓老师的公开课上展示自己的表演作品.这不是一个绝好的宣传机会?

而且还有点评的环节,天大的好消息!

去啊,都给我去!

无数同学举手报名,但这里面并不包含乐言。

邓雪峰要急死了。

你干啥呢?

我这课题都是为你临时改的!

乐言脑袋又扎裤裆里了。

他不是不想去,而是不敢去。

在叶新纯不要命的宣传预算砸下去后,最近这段时间乐言的风头太盛了。

出道半年,热度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在学校被围堵,在厕所被围观,连外卖小哥都不止一次把他认出来。

他现在尽量避免在人多的地方出现,还是低调些为好。

只不过天不遂人愿,那么多人举手邓雪峰视而不见,他第一个点的就是‘乐言’。

乐言缩了下脖子,做最后的努力:

“抱歉老师,我没有拍过广告和短片,其他作品也还没有上映没办法带着案例让您点评。”

邓雪峰刚要发难,周围七嘴八舌的声音先把乐言埋没了。

“你怎么会没有作品?《最好的他们》下周就播出了,下周五你带着它去啊。”

“《最好的他们》,3月28日晚,小鸟视频与你不见不散,宣传语我倒背如流。”

“你们这剧组真牛逼,在哪儿都能看见它的宣传,无处不在,这是花了多少钱?”

乐言不敢置信的看着左右的同学。

我们那个小成本电视剧这么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