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会试,封爵(2 / 2)

寻常考生只能带一些不易便知的熏肉、咸菜、干饼之类。

总算马骥如今也算修道之士,又精通医理,提前炼制了一些“辟谷丹”出来。

此丹采五谷精华并辅以几种名贵补药炼制而成,只需吞服一粒便可弥补一日的身体消耗。

他已分了一些给宗子美与宁采臣,因而三人只需再带一些熏制的牛肉干调节口味即可。

大家入场在号舍内熬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第一场考试开始,也是会试的重头戏,考生须做三篇四书文,四篇五经文,限时三日,至二月十二第二场考试开始前为止。

第二场考的是“论”一篇,“诏”“诰”“表”选考一篇,“判语”五条。

二月十五,第三场开始,考题是一篇“策问”。

如今马骥修为深湛、精力充沛,在学业上既有三世积累,又得明师教诲及益友切磋,应付这三场考试虽不敢说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却也是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因此到了第二天中午交卷出场时,与其他考生的蓬头垢面、疲倦欲死相比,他仍是风度翩翩、精神奕奕。

文武举的会试、殿试交错进行,因而过了两天又轮到汪士秀下场。

大虞以武立国,历来重视武举,所考科目亦较为完备。

武举会试同样分作三场:第一场考武艺,包括骑射与步射,诸般器械运用及徒手搏击之术;第二场考战术,包括安营布阵、兵种运用、粮秣调配等项;第三场考战略,包括兵法、天文、地理等兵家学问。

汪士秀文韬武略皆属上乘,三场考试皆应对自如,出场后虽未说必中的大话,却能看出甚有自信。

之后大家便一起等待放榜。

只是马骥四人尚未等到礼部和兵部开榜,王蘅却先等到了朝廷的旨意。

原来是经过朝堂上多日的商议,更有暗中无数次的交锋和妥协后,对王烈、王蘅父女的封赏终于有了结果。

王烈以统帅指挥之功,晋爵平虏侯,迁宣大总督,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并兼理粮饷,成为坐镇大虞北境的最高统帅。

王蘅以阵斩敌酋之功,以女子之身破格封威宁侯,镇北将军,实授大同总兵。

这道旨意是曹吉荣亲自到王蘅的军营传达,此刻马骥也在军营陪着妻子。

曹吉荣看到两人间的亲密之态,笑眯眯地道:“两位,陛下手边已准备了一道赐婚的旨意,就只等马公子进士及第后颁下了!”

如今的马骥和王蘅是名副其实的老夫老妻,自然不会因这一句取笑而脸红,当时落落大方地请曹总管代呈谢恩之意。

而曹吉荣的这句话也不止是取笑,实则已暗示李珲已许给马骥一个进士功名。

等送别了曹吉荣后,王蘅却有些为难地道:“夫君,如今我领了大同总兵之职,只怕不久便要上任,咱们……”

马骥笑道:“夫人放心,有一件事巧得很,先前为夫曾在那位陛下面前埋下伏笔,将来只需在京师稍稍过渡,而后便将外放地方,地点多半就在晋省。凭你我的修为,虽还远未到朝游北海暮宿苍梧的境界,但在一省之内往来,与闲庭信步也不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