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过江强龙?丧家之犬!(2 / 2)

在位四十年间,他诛除权臣、削平强藩、整肃科举、严惩贪腐、兴农薄赋、征讨四夷,用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功业一扫大虞逐渐严重的衰颓暮气,号为“永熙中兴”。

只可惜古今英明帝王,大多逃不开“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宿命,李焯到了晚年时,也不免开始贪图享乐,性情也渐转刚愎猜忌。

偏偏他子嗣极盛,一众成年的儿子又都各有所长才具非凡,也便纷纷萌生夺嫡野望。

而李焯怀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心思,竟对儿子们的日趋激化的争斗有些乐见其成,因而始终不明立储君之位。

这便导致他在位的最后几年,朝野上下、文武百官大多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这场夺嫡之争的巨大漩涡,弄得朝堂混乱天下不宁。

等到李焯龙驭宾天,四皇子宁王李珲凭一纸遗诏继位,即当朝隆安帝。

原本八皇子越王李瑀声望权势皆已占到极大优势,自认皇位已是囊中之物,因而在一怒之下勾结了盘踞东南一代的“白莲教”于杭州誓师,宣称李珲是弑君篡位,要发义兵征讨叛逆。

这一场兄弟阋墙、刀兵相向的大乱,虽然最终平息于如今的平虏伯王烈之手,却又损耗了国家的几分元气。

当初马骥的父亲马遥,便曾是时任平贼讨逆大都督王烈麾下的一员悍将。

在当初的那场乱局后,作为唯一一位用最暴烈方式争夺皇位的皇子,越王李瑀遭隆安帝清算而举家被诛。

要说那位隆安帝也是个性子刻薄的,杀人之后还剥夺了李瑀姓氏,改“李”为“仇(读作qiu,二声)”,暗指这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实为“寇仇”。

李瑀生前曾在杭州建有一座别府。经此变故后,本地人也逐渐改口,将这座遭官府查封、越来越荒凉的“越王别府”改称为“仇王府”。

十多年下来,当初的堂皇王府别院早变成一座荒芜废宅,又有人信誓旦旦地说曾见这荒宅中有鬼物出没,所以本地人向来将这处所在视为忌讳。

见马骥一时沉吟不语,邱岩却以为他另有想法,当即慨然笑道:“公子放心,咱们‘快活林’兄弟既然在钱塘县插了旗,便不容许外人乱来。只需你一声令下,老邱即刻去召集人手灭了这些贼厮!”

马骥知他是错以为自己心生忌惮,却也没有解释,反而顺势问道:“邱二哥对这伙人的底细了解多少?”

邱岩充分展现出身为府城帮会对地方县城帮会的蔑视,大咧咧地道:“‘三义联’也就焦鹏、严峰、董旻三个当家的入了武道九品,其余的不过是些小喽啰。只要老邱和我‘快活林’的四大金刚出马,包管手到擒来!”

马骥略作盘算,暗想以自己如今的实力,倒也不怕收拾不下对方,但要救出一个全须全尾的韩骐则有些困难,当即将错就错地拱手道:“如此就劳烦邱二哥先做好准备,等入夜后带人到仇王府外埋伏。我则去往韩员外府上交代一声,然后到仇王府与邱二哥会合。”

邱岩拍着宽厚的胸膛道:“公子放心,此事都在老邱身上。”

马骥也不耽搁,当即将软刀收回腰间暗藏的软皮鞘,向邱岩告辞赶往韩府。

他在前厅见到了面色凝重的韩嶂与哭得双目红肿的吴氏后,一句话便令心急如焚的韩嶂夫妇大喜过望:“伯父伯母,事情已有了些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