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掣肘之术(2 / 2)

张休这种淮泗派自然是想夺回扬州北部,可顾雍所言,几乎无法反驳。

从最高层面来看,吴国是不具备挑唆曹魏内部的战略机会了。

这关系就大了。

这其实是陆逊的主张,陆逊在从江陵退兵的时候,就对朱然等人提到接下来要联合曹魏,抗击荆州。

六一.二二三.一三八.五三

如果王凌和司马懿对抗,淮南举兵,只有一条路,就是去洛阳勤王。

西线兼顾了防御季汉和曹魏的双重任务。

孙权彻底沉默了。

如果是这样,下一步司马懿和王凌的矛盾就会爆发。

“如何确定?”孙权追问道。

这两个国都其本质和吴国军防息息相关:一个西线,一个东线。

“丞相此话怎讲?”

你是打算激进地浪一把,东线继续攻,将局势推进到两线作战。

其他大臣都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益州的政治正确就是北伐,对抗曹魏。

孙峻说道:“按理说,洛阳的确没有给他命令。”

他此话一出,群臣震惊。

张休也沉默了。

毕竟你王凌都不装了,我司马懿肯定也不装了。

这么多年来,孙权一直都在死磕合肥。

东线进攻的底气来源于西线的稳定,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在荆州战局不利,接下来如何缓和与蜀的关系呢?”

那么问题回来了,合肥大败,荆州大败,吴国多次失利,现在西线和东线都有问题。

群臣又沉默片刻,张休说道:“可以遣使者前去淮南,借着双方通商的名义,暗自打探。如此有两点好处,一是打探王凌的态度,二是我们故意向王凌示好,司马懿刚掌权,对王凌这种人心中必然心存戒备,如果他看到王凌与我们示好,双方间隙加大,对我们有利。”

自夷陵之战后,孙权对吴国的防御布置是沿着长江沿线展开的。

“臣认为,联魏抗蜀是接下来我们必须,也只能选择的一条路。”

我是打了你,你能怎样?

从之前的敌人,摇身一变,成为王凌最亲密的战友。

那这和孙大帝有什么关系呢?

为此,孙权还将太子留在武昌镇守。

可这一次顾雍却不这么认为,他说道:“如果我们参与到淮南,挑唆王凌与司马懿,到时候出不出兵呢?”

东线是以建业为中心,建业其实是主攻。

孙权听完顿时大喜,笑道:“好!说得好!”

“陛下,这件事,关系重大,恐怕不是这么简单。”顾雍说道。

洛阳现在是司马懿当政,这相当于公开抽司马懿的脸。

这个地方的指挥中心就是武昌。

“那丞相认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就涉及到孙吴国防重心的问题了。

只是季汉之前一直虚弱,孙吴瞧不起益州,现在哪怕局势反转了,吴国大臣们依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在吴国君臣眼中,益州是一定会抓住一切机会和咱们大吴联盟的。

结果现在,我们竟然要联合曹魏才能抗衡益州?

“我们目前应该做的是巩固武昌防线,派人去荆州与李济安和谈,这样可以增加我们与曹魏联盟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