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全身被掣肘的曹魏(2 / 2)

“去年一整年,洛阳给关中前线调拨了三百万石粮食,中途损耗了一百万石出头,问题是现在洛阳的蜀钱也多起来,导致洛阳粮价上涨。”

也许放弃那个已经被掏空的关中,反而是明智的。

钟毓被司马师说得心头升起了一股绝望感,他沉默片刻,才说道:“李济安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怎么突然就冒出了如此一个全才?”

“从那以后,这个人先后活跃在关中、成都、江州,分别制定了掣肘关中、奇袭江陵之策。”

“是的,陆逊这些天对江陵围而不攻,他是想借我们之力牵制蜀军主力,自己最后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江陵。我告诉他,如果他再不出兵,李济安可能要回去了,他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是送给陆逊的吗?”

“蜀军兵力也不少,我们若再从博望调兵,蜀军恐怕要分兵到博望了,若是博望失守,我们不仅要被敌人包围,蜀军后续还能增援现在被孤立在中原的李济安了。”

“关中不治,则西线不宁。现在想要再治理,已经没有机会。”

“如果没有这一场战争,我们下一步本打算往关中移民三十万,我自己亲自去关中坐镇治民。”

话说回来了,如果这些年不是李衡不知疲倦地对关中展开疲劳战术,从资源到经济的全面制衡,如果关中民生非常稳定,司马懿大概会命郭淮在关中本地强行招募壮丁入伍,想办法均摊兵力,再调拨一批精锐过来救火。

钟毓听到这个数字十分震惊。

“关中一石粮食已经到了一万贯的价格,百姓之家吃每人每天只能吃一顿,而且一顿饭的时候也吃不饱。”司马师无奈地叹了口气,“据郭伯济两个月前给的一份汇报,我们在关中有总兵力三十万之众,一个月就要消耗掉三十万石以上的粮食,加上军屯,关中现在一共只有两百万亩地了,一年产出的粮食最多也就两百万石,就算关中的所有百姓不吃不喝,也供不上现在的关中兵马。”

“那我们岂不是要将关中拱手相让了?”

“不必心急,太傅已经从西线调兵。”司马师平静地说出了这件事。

可以说,环环被掣肘。

“我已经有对内对外之策。”

说到这里,司马昭平静的语气中终于露出了一丝疲惫,他看着钟毓,很严肃地说道:“我们的敌人,不仅仅在兵事上能打出眼下中原四渡黄河的战役,还精通工艺,如重砲制造、纸张制造、精盐制造,更可怕的是,他能用货币,将这些整合起来,用商业结合战争,来全方位对付我们。”

钟毓却忍不住感慨起来:“这李济安打仗,可真不仅仅只是打仗,他竟然能想到一切对付我们的手段。”

钟毓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只是觉得局面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实在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被掣肘的不仅仅是魏军,蜀军也被掣肘,各部兵马现在几乎很难动弹。

“从西线调兵了吗!”钟毓大吃一惊,“那西线现在的战局如何了?”

他感觉自从关中增兵开始,一切似乎都变了。

“李济安还能回去?”钟毓又是一惊。

“我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