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曹魏全面开放?(2 / 2)

与此同时,襄阳的汉魏贸易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商人聚集在襄阳和南阳之间。

大量的货物在这里被装卸、运走。

值得注意的是,在襄阳的私下贸易中,出现了大量的汉钱,是魏国商人拿出来的。

至于这些汉钱是从何处而来,暂时还是一个迷。

有人猜测是曹魏在关中存储的汉钱,也有人说曹魏早就开始铸造汉钱,以顺利扩大汉魏贸易。

关于这件事是真实性,延熙元年年底是一个迷,但此时曹魏朝堂上关于钱币的问题争论不休却是不争的事实。

事实上,从十一月份,大司农崔林提出警惕汉钱大量流入民间开始,整个问题就被摆上了曹魏的朝堂上,公开争论。

例如大将军府长史辛敞就公开支持多多储存汉钱,对民间汉钱的管控也可以放开。

理由是民间的汉钱一旦变多,朝廷是可以收商税的,这是开源。

但反对方的理由也十分坚定:在去年汉钱泛滥之后,关中的民生几乎已经完全崩溃,如果不是有大量的军队消耗做支撑,关中已经没人了!

按照这个规律,只要汉钱大量在中原流动,整个中原的民生都将处于崩溃的状态。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粮价暴涨,大量假钱充入市场。

十二月十五日,洛阳皇宫,小皇帝曹芳坐在上面。

群臣礼毕,大将军曹爽说道:“诸位今日有事启奏。”

散骑常侍夏侯玄说道:“启奏陛下,关于蜀钱一事,臣有话要说。”

曹芳说道:“卿且说无妨。”

“朝廷今年虽然在关中设立衙署管控蜀钱,但效果甚微,民间用蜀钱之人越来越多,甚至有民间商人私自铸造蜀钱,以此购买货品,朝廷屡禁不绝,臣以为,不该再禁了。”

他此话一出,大殿内一片死寂。

没有人说话,但每一个人的目光却不着痕迹地在游走,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说话。

“朝廷不铸钱,而民间铸钱,这是让利给民间商人,朝廷现在是多事之秋,更需要钱。”夏侯玄说道,“况且臣听闻,蜀钱的铸造之法,已有了大的改进,铸造用材更少,更快,利润更高。”

说到这里,夏侯玄的目光落到少府周裴身上。

曹爽故作深沉地问周裴:“周少府,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蜀钱的铸造之法做了改进,听闻还是李济安亲自改进,所需要的材料比之前少了一半,一个钱炉一日之内一万枚钱不是问题,稍微大一些的钱炉,一日之内十万枚钱也可以造出来。”

周裴此话一出,大殿内的大臣们终于忍不住哗然。

辛敞说道:“据我所知,孙权早已开始大肆铸造蜀钱,以此购买蜀人的商品。”

“但蜀钱确实是洪水猛兽。”说话的是大司农崔林,“蜀钱流入,民间一样会私铸,而且泛滥成灾。”

“大司农是反对吗?”曹爽突然问道。

曹爽的语气很温和,很礼貌。

自他成为大将军,执柄魏国以来,他对待所有人都非常有礼,并且表现得很谦虚。

崔林知道曹爽是这样的人,他丝毫不忌惮地说道:“是的,大将军,下官反对,下官这样是为了我大魏。”

曹爽看了两眼崔林,突然说道:“那大司农为何私下囤积蜀钱呢?”

曹爽此话一出,崔林如坠冰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