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发的是战争财(2 / 2)

这就是直百钱带来的影响。

一贯只有十枚钱,其实是通胀了一百倍的。

也就是说,相当于唐宋的35万贯,只是朝廷人为地将它定义多了。

“自从推行均田制,大将军一口气征调了近七万人,相当于七万户免税,前年大将军颁布了编户齐民免税三年,现在朝廷的税收,基本没有。”

“官员俸禄一个月就需要三百万贯,眼下大将军已经兵临江陵城,与吴国的买卖怕是要暂停了,这一部分收入明显会下降,只能靠朝廷对益州有钱人的买卖来暂时维持,但最多也就能维持两三个月,两三个月之后,官吏俸禄就发不出来了。”

听完孟光这么一说,蒋琬心头一跳。

他没想到朝廷财政竟然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了。

“现在可是有三个自贸邑,重庆一个,关中一个,陇右一个,精盐的产量也增加了。”

“但税收清零,军费暴涨。”孟光道,“而且大将军说了,等江陵拿下来,还要再准备三万副铁甲。”

“三万副?”蒋琬不由得皱起眉头来,“大将军这是要给全军备铁甲?”

董允深吸了一口气:“济安打仗,是不是太烧钱了一些?”

“陛下现在已经忧愁得两天没睡好觉,尚书台的人整天嚼舌头说大将军打仗太急,应该再等一年。”

“再等一年?”蒋琬叹了口气,苦笑起来。

他妈的!

你说等就等啊!

敌人不给你机会啊!

“曹魏已经开始推行府兵,大将军此次东出,已经是迫在眉睫,再等一年,曹魏能调出至少四十万大军出来,到时候江陵更难打。大将军的决定,是得到丞相的许可的,丞相焉能不知眼下三国变动之局势?”

“那现在怎么办?”孟光道,“真的没钱了!”

“等着吧,等江陵拿下来之后,收入会大涨。”蒋琬说道,“毕竟江陵依长江之便,北可达襄阳,东可入建业、合肥。”

“江陵何时拿下来呢?”孟光道,“大将军已经出兵半个月有余,而且攻下江陵,吴国不会善罢甘休,曹魏必然也是虎视眈眈,想要从江陵回一笔钱,也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

“蒋公,伱有所不知,现在朝堂上下对打江陵这件事,也是绷紧了弦,虽然他们表面不说,心里却都非常紧张,甚至悲观,吴国水师太强大。”

“我之前听大将军提过他的战术,快速攻下江陵后,给江陵本地大族让利,获取粮食,站稳脚跟,按照大将军的测算,今年曹魏和孙吴对新盐的需求会空前扩大,南郡又有不少产盐地。如果一切顺利,国库危机迎刃而解。大将军所说的三万副铁甲,也未必不可能实现。一切都要看江陵战局如何了?”

所谓的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则需要财政托底。

按照21世纪国家运作规律来推断,国家财政状态是一个国家强盛最直观的体现。

这里所说的财政状态,并不是单一地指国库有钱,而是指财政的来源和支出都是健康的。

所以才说,一个国家的崩溃,是从财政开始崩溃的。

例如王朝末年,财政崩溃,其背后反映出的是吏治的整体崩溃,税制的坏死,国家资源的分配扭曲等等一系列现象。

眼下的季汉,用府兵制牺牲了短期的税收,这是一种财政投入。

打江陵,从商业的角度,其实是一种财政的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