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丞相与大将军的会面(2 / 2)

四月二十日,李衡在故道县的渡口下了船。

这里是嘉陵江最北面的源头,位于秦岭太白山一带,再往前一段,就出了秦岭,抵达关中。

据说在西汉初年,嘉陵江和西汉水是相通的,但后来发生了地震,西汉水和嘉陵江断绝了。

这断绝了季汉水路运输粮草的希望。

嘉陵江在江州汇入长江,江州是季汉的核心都督区之一。

嘉陵江的最北面的故道县,之前是属于魏国控制的,但自从第五次北伐取得了大大的成果以来,这一带已经逐渐被季汉控制。

所以,李衡才敢走水路。

这样既便捷,行踪也更加隐蔽。

从地理和经济形势方面来分析,这也是李衡将重庆打造成联合关中、蜀地和荆州的枢纽的原因。

在故道县下船后,李衡带着亲卫军,直奔关中。

他已经快两年没有见到丞相了,此次再一次北上去见丞相,心绪万千。

四月二十三日的一个傍晚,诸葛亮像往常一样,正在一边用晚膳,一边关中各县的春种汇报。

夕阳洒在门前的台阶上,微风吹过草地。

“丞相!丞相!”费祎连忙快步走进来,“济安来了!”

诸葛亮身形一颤,放下笔,立刻起身,脸上已经露出了激动的笑容:“快,快准备一番,我要亲自去迎接他。”

诸葛亮换了一身衣衫,带着费祎、杨仪等人,准备要下五丈原,却在坡地上看见前面一队人马已经向这边赶来。

诸葛亮立刻认出了来人正是李衡,他更加激动。

“丞相!丞相……”

隔得很远,李衡也看到了坡地上的诸葛亮一行人。

他在坡下翻身下马,飞奔上去,也没有人阻拦他。

杨仪脸上露出一丝厌恶,费祎则微笑地看着这一幕。

“丞相!”李衡奔到诸葛亮面前,额头已经布满细汗,“参见丞相!”

诸葛亮用力地握住了李衡的手:“快两年没见了!”

“是啊,上次离开关中是前年的六月,算下来确实快两年没见了!”

李衡仔细看着诸葛亮,诸葛亮面色比他献药的时候要好很多了,但依然有着疲惫。

关中和陇右乃是前线最重要的战略阵地,魏国在这里不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甚至两线布局。

一般人平日里说错几句话,都要自我攻略好几天才缓和下来。

更别说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大小军政。

在诸葛亮这个位置,压力之大,非一般人能想象。

“丞相要注意身体呀!”李衡动容道。

“你竟然也有了几分疲惫之色。”诸葛亮苦笑道,眼中充满了对这个后辈的疼爱,“看来这两年,在京师,伱也受了不少苦。”

“比起与丞相的事务,下官那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多亏有你!多亏有你!”诸葛亮欣喜道。

“丞相,济安一路奔波,恐怕现在尚未用晚膳,还是先回去,我名人去准备准备。”费祎笑道。

“是啊,我也好久没有见到济安了,今晚要与他好好喝几杯!”姜维大笑道。

早就传报李衡今日抵达,所以诸葛亮将姜维、张翼、马岱、孟琰等人都召集了回来。

“对对对,走,济安,先去吃饭,吃完饭,我们慢慢聊。”诸葛亮拉住李衡的手,更加激动。

众人哈哈哈大笑,气氛颇为融洽。

李衡对众人抱了抱拳,又对诸葛亮道:“丞相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