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季汉大将军李衡(2 / 2)

此次两线作战皆取得大胜,朝中保守派一部分力量已经被李衡压制,李衡有声望大涨。

北伐的反对声音将受到空前压制。

此时高调升李衡为大将军,目的有两点:

一、进一步提拔李衡,做接班人培养。

二、让李衡能够快速调动更多军备资源,加快为江州提供资源。

三、让李衡高调募兵。

尤其是第三点,现在关中局面顺利,一旦高调募兵传开,孙权会认为季汉是乘胜增加关中的投入,绝不会想到其实是在暗中筹集取荆州的兵力。

曹叡若是得知,必然会紧张地持续往关中投入更多资源。

等写完奏疏后,诸葛亮交代立刻送往成都。

十二月初七上半夜,高堂隆连夜赶到长安。

此时郭淮也没有睡,因为他已经接到了夏侯霸战败的消息。

“夏侯霸这个蠢货,把最精锐的兵马都给他了,他居然一天之内就被打残了!”郭淮之子郭统忍不住咆哮起来。

“事已至此,立刻整顿兵马,我要亲自去前线。”郭淮冷声道。

“大都督,高堂隆来了。”

“让他来见我。”

高堂隆急匆匆赶来,他见到长安城已经在调集兵马,便知道郭淮要亲自前往前线。

“大都督。”

“高公,你可以回京师复命了,西线今日战报,我已经命人十万火急送往洛阳。”

“我军真的已经……”

“真的!”

高堂隆一脸沮丧:“蜀军会打到长安来吗?”

“这是西线的军政,高公还是立刻回京师复命吧!”

见郭淮不愿意跟自己多言,高堂隆狼狈离去。

天亮之前,大量魏军在长安附近集结,准备前往陈仓前线的城寨,以防止汉军乘胜压进长安。

卯时,杜令叫醒了还在睡觉的杜预:“郎君,发生大事了!”

“何事如此急切叫醒我?”

“魏军在陈仓大败!”

“你说什么!”杜预大吃了一惊。

“现在郭淮在京兆大肆征集兵马,连夜赶往前线,我是听我的一个好友说的,他在京兆做一部分户籍的管理。”

杜预连忙起身。

这个变故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难道诸葛孔明真能兴汉?”

“郎君,不是小人多嘴,杜公在朝中并不受待见,如今刘许又把纸张买卖抢了过去,还对我们颐指气使,我觉得咱们投诚去……”

“住嘴,瞎说什么。”杜预穿好衣服后问道,“精盐买卖进展如何了?”

“已经有许多蜀钱流入到长安一带,我昨日去访问过,不少农家都有了蜀钱,有蜀盐的地方就有蜀钱!”

杜预深吸了一口气,眉头皱得更紧。

杜预之前不接受蜀钱,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汉军的武力。

汉军在关中卖精盐,现在还能卖的前提是他们还在关中。

如果一旦他们被魏军逼退回汉中,势必会大大影响精盐的买卖。

到时候许多人手里拿一大堆蜀钱,却买不到精盐,这买卖怎么看都是血亏。

可是现在看来,魏军要把汉军赶出关中,似乎难度大大增加了。

“伱天亮之后走一趟斜谷口,兑换一些蜀钱回来。”

“郎君要做精盐买卖了吗?”

杜预叹了口气道:“快去吧。”

“喏!”

建兴十四年十二月初九,洛阳。

曹叡看完从建康送来的急报之后,当场脸色变了,大骂起来:“蠢猪!蠢猪!蠢猪!”

刘放和孙资在下面,一声不吭。

“诸葛亮已经把主力投放到关中,孙权居然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兵败!”曹叡气得脸都白了。

孙资和刘放心中也感慨,这么好的机会,孙权这都无法把握,这种盟友,真特么坑啊!

“陛下息怒,孙权纵使兵败,对大局并无影响,我们也没有损失什么。”孙资说道,“最坏的情况就是诸葛亮不愿意退兵,朝廷已经与孙权达成盟约,以后便是盟友,这一次西进不成,等孙权休整后,以后还有西进的机会,蜀军能挡一次,难道能挡两次,三次,四次?”

孙资的话让曹叡心中的怒火平息了一些。

但这怒火也只是刚平息了一下下,殿外的内侍便道:“陛下,陈司空求见。”

“宣进来!”

陈群神色紧张地走进来:“陛下!”

“陈司空找朕何事?”

“陛下,西线刚发来战报,我军在陈仓战败,数万大军折损过半!”

曹叡霍然站起,面色铁青:“这怎么可能!”

内侍慌忙接过战报呈递给曹叡,看完之后,曹叡一把将桌案掀飞,尚未说话,身体一晃,晕倒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