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衡:我不仅要杀镡承,我还要(2 / 2)

李济安你疯了吗?

现在两线募兵,正是用度之际,你免税三年?

“董公,我之前不是说了么,朝廷每年税收最后到国库的只有一百万石,而我们刚卖给孙吴两百万张纸,就已经收入十万石粮食!”

“你想通过商业把税收填平?”

“是的。”

“没必要!”

“有必要!我们现在需要民望!接下来更需要!”

董允立刻又明白了,他震惊地看着李衡。

这家伙居然连这一层都想到了?

而且从这个信息可以推断出,这家伙所图不小啊!

接下来必然还会有狂风暴雨,否则为什么宁愿两百万石不要?

免税三年就不是财务问题,更不是体恤百姓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董允最后叹了口气,说道:“免税一事,丞相未必会答应。”

“丞相已经答应了。”

董允这下彻底无话可说了。

“济安,你好自为之。”

“董公,我需要您的帮助。”

董允犹豫了一下,才叹了口气:“你这是要把我彻底拉下水。”

“欲匡扶汉室,必取荆州,欲取荆州,必对内改制!欲对内改制,则必流血!”李衡坚定地说道,“大丈夫岂能因此废而不前乎!”

董允甩袖而去:“被你害惨了!”

面对李衡的复审,刘禅犹豫地问蒋琬:“要不要送给丞相批阅?”

“丞相说大理一切以李济安为准。”

“那还问朕作甚。”刘禅大笔一挥。

十一月二十九日,镡承被押送法场。

在行刑前,他大声喊道:“李衡!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的!”

刽子手手起刀落,镡承人头落地。

“什么!镡承被杀了!”诸葛融大惊站起来。

镡承可是少府!

少府是九卿之一,妥妥的高级官员。

这在江东是几乎不会发生的!

“镡氏的造纸术呢?”

“属下去的时候,镡氏已经被查封!”

诸葛融面色铁青,他沉思好半道:“去四处打听,再找人出来!”

“现在风声正紧……”

“我不信如此大的益州,找不到造纸术!”

张腆却突然说道:“我以为,现在的一切,都是那个李衡造成,我们应该两手准备,一是继续寻找,二是想办法除掉李衡!”

“除掉他?”诸葛融疑惑道,“如何除掉?”

“李衡杀的是镡承,益州人士本就不愿意北伐,李衡是诸葛亮引荐的人,对他意见非常大,这一次双方矛盾可以说是公开化了,接下来必然会有更多人针对他,我们不如在背后推波助澜!”

“如何推波助澜?”

“私下派人在成都散步谣言说镡承是冤枉的,眼下敏感时期,必一石落而千层浪!”

“好,这事你去办,办得隐蔽一些。”诸葛亮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袖,“我要回武昌复命了,今年蜀魏两国在关中大战,明年会有大变动。”

“喏。”

“对了,蜀国设立的太府寺,要留意,还有那个《大汉商社管理条例》,纳商司,都要留意,我觉得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