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这个有诸葛亮重点引荐的年轻人(2 / 2)

刘禅长得白白净净,才二十七岁就有点肥胖了,看来平时的生活过得很安逸。

“李卿免礼。”

刘禅注视着前面这个相父多次提到的李衡,很郑重地说了一句。

他的声音还是充满了威严气息的。

“谢陛下。”

“朕看过丞相的奏疏,知道你是一个人才,得知伱回了成都,特意召见你前来。”

“承蒙陛下垂怜,臣感激涕零。”

这还是他穿越过来第一次见到后主刘禅。

不是传闻他在被赵云救的时候,吓傻了吗?

或者说,被刘备摔傻了?

看样子不傻啊!

看来野史大多只是捕风捉影。

不过整个人看起来确实没太大的精气神,虽说正襟危坐,但明显有装模作样的痕迹,眼神有些慵懒。

但其实这是普通人都会有的样子。

“丞相上书,新增工部尚书官职,归属少府,由你来担任工部尚书一职,朕是同意的,也是非常期待的。”

“多谢陛下,臣绝不辜负陛下重托。”

刘禅又说道:“现在京师有五座造纸所,还设立有三座水力纺织所,李卿要不要去看看?”

“臣会去查看的,陛下放心。”

刘禅又问道:“卿不仅是工部尚书,还是斡官长,负责朝廷商品调运、买卖,朕很好奇,你打算如何做?”

问到这个问题,刘禅突然站起来,然后从上面走下来,脸上还带着笑意,亲切地看着李衡。

其实刘禅对李衡也充满了好奇。

他还是第一次听自己最敬重的相父如此夸赞一个人。

而且这个人的年龄比自己还小。

“陛下……”

见刘禅走下来,李衡略微诧异。

“还有,你为何要选工部尚书和斡官长这两个官职?”刘禅继续问道,“不瞒你说,丞相对你十分看重,朕看完那些奏疏之后,觉得不给你个九卿,朕都愧对你了。”

李衡心中顿时有些无语,瞧您这话说的!

“选这两个官职,当然是为了充盈大汉的国库,为大汉北伐增加资货。”

刘禅的目光落到了大司农孟光身上,问道:“孟卿,您觉得呢?”

孟光说道:“既然是丞相引荐的人,臣自然是无话可说的。”

他虽然这么说,但他的语气中却带着几分轻蔑。

大司农是掌管财税的,斡官长是大司农的属官。

按理来说,李衡这样有才华的人做了自己的下属,应该是非常高兴的。

可正常人都能看出来,李衡做这个斡官长,做不长,只是一个跳板。

尤其是有诸葛亮给他背书。

这在大汉朝堂上,简直是一张王牌。

刘禅却不依不饶地问道:“依你看,李卿现在兼任工部尚书和斡官长,你觉得可以如何增加国库收入?”

“无非就是卖一卖锦,现在可以卖一卖纸。”

刘禅问道:“这样就能提高国库收入了吗?”

李衡答道:“这样能提高一部分,但还需要有其他的办法。”

“什么办法?”

孟光却打断了李衡准备的回答,他说道:“陛下,臣是觉得,农业才是国家之本,所谓的商业赚钱,终究只是小道,长远不了,而且若魏吴两国切断商路,一切都会化作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