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司马懿卸任,孙权的态度(2 / 2)

他对几位重臣说道:“魏使已经抵达建康一个月有余,诸位如何看?”

“魏军与蜀军在关中酣战,虽未分出胜负,但必也有损伤,若是此时陛下再亲征合肥,魏国必震恐。”

中书令阚泽说道。

孙权并未表态,他看了看其他的大臣。

孙峻也站出来说道:“臣也认为眼下是再渡北伐之时。”

孙权犹豫了片刻,说道:“但魏使送来礼物,表达了魏主对我们的善意。”

阚泽说道:“魏主之所以如此,难道不更能说明,西线战况对魏国之严峻么?”

“陛下,此时不发兵,更待何时!”孙峻情绪激动起来,“拿下合肥,我军能虎视中原!”

“顾卿意下如何?”孙权又问道。

“陛下不是征求过子瑜(诸葛瑾)和伯言(陆逊)的态度吗?”

孙权沉默了。

因为诸葛瑾和陆逊都不赞成这个时候北伐。

不仅仅这两位重量级大佬不赞成,丞相顾雍也不赞成。

孙峻说道:“丞相,眼下蜀军兵戈起于关中,曹魏自顾不暇,正是大好时机!”

顾雍也沉默不言

顾雍是出了名的严肃、刻板之人,只要有他在的场合,那必然是极其严肃的。

他不说话,孙权也强迫不了。

而且他不说话,就一定不赞成对方的意见。

阚泽显然是看出了顾雍的想法,也看出了孙权的犹豫。

他说道:“即便我们不出兵,也不能告知魏国我们不出兵,要趁现在,提一些条件。”

“什么条件?”

阚泽说道:“既然魏主希望两国能缔结友谊,那就增加开放战马交易的。”

“怎么可能。”孙峻摇了摇头说道,“战马是曹魏的军需。”

“既然如此,我们是可以考虑越过长江,去合肥南面安营扎寨的。”

其实三国时期,三家都有相互贸易。

例如季汉有蜀锦,孙吴也有吴绣。

孙吴不仅仅有吴绣,还有发达的船只技术,以及渡洋而来的进口货品。

比如曹丕就曾要用战马来交换孙权的夜明珠、孔雀毛、犀牛角这些从南海诸国过来的特产。

商业的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不是几个标签能概述的。

曹丕给的战马,马种上是否良好,无法证明,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但对于孙吴来说,无论是否是良种马,都有用。

这就产生了特定的需求。

阚泽的意思是,既然现在曹魏想主动结交我们,我们何不提条件呢?

孙峻坚持道:“拿下合肥,难道还不能俘虏一批战马!”

阚泽也沉默下来,孙峻是真的没有看清楚孙权的方向啊!

孙权若是真的想出兵,早就出了。

眼下不出兵原因有两点:一是去年兵败,内部情绪尚未消化,孙吴本就是世家最重的地方;二是汉军消耗不明。

尤其是第二点,孙权去年出兵,其实有观望的姿态。

如果西线汉军不利,孙权只能退兵。

如果西线汉军打得很顺利,孙权也就只拿合肥,然后再敢曹魏联盟对抗汉军。

这是孙吴立国的性质决定的。

曹魏自称是汉献帝禅让,是天下正统。

刘备自称汉皇室后裔,刘曹不两立!

可是孙权就不同了,找不到正统的名义,内部问题一大堆。

孙权打合肥,也根本不是为了灭魏,而是以攻代守,自保而已。

那么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