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渭河边上的血河(2 / 2)

严密的阵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散开,影响更多的人。

前锋的这一波冲击至关重要,没有冲散敌军,就只能退下来了。

古代的野战其实也遵循了二八原则,头部的老兵是最能打的。

老兵就是前锋,前锋硬抗一波,赢了,后面的一大部分士兵才开始跟着往前冲。

后面那些士兵往前冲的作用,其实就是往前冲,形成一股大势,扩大杀伤面。

这个时候就是顺风局了,敌人很容易溃败。

到了后来,骑兵战术完善之后,就是以骑兵袭扰两翼,是敌人军阵松散,这个时候再以步兵前锋冲击敌人松散军阵,大概率就赢了。

李世民在打野战的时候,最擅长用这一招。

别看说起来简单,对军队素质和指挥要求都极高。

尤其是指挥,要在没有望远镜、定位导航的年代,从大量的斥候情报中判断出精准的信息,然后果断的下命令。

这是一件极难的事。

等中路魏军撤退之后,姜维并没有追击。

魏军是真的溃败了,按道理来说,是可以追击的,但姜维之所以不追击,是因为魏军还有骑兵。

夏侯霸其实做了两手安排。

第一手是魏军步兵的冲锋,一手是骑兵。

若是步兵冲锋胜了,也就胜了。

若是败了,汉军敢追击,骑兵立刻从侧翼切割追击的汉军。

在追击的过程中,是没法形成防御性军阵的,这种时候,被切割一冲就败。

夏侯霸见汉军不动,恼怒道:“如此好的机会,蜀军竟不追击!”

眼下如此,夏侯霸只能认了。

不过夏侯霸却也没有那么急,因为这一次的战线拉得很长。

胡遵派了数千兵马过来,乐綝也领了一万大军过来。

夏侯霸并不指望胡遵那一支,毕竟兵力有限。

他更看重的是乐綝部,乐綝部有一万大军,兵力完全是充足的。

只要乐綝今日能攻破蜀军防御,蜀军中路必然会前去支援。

中路一被调走,自己可以再调集一批,配合骑兵做强攻。

正如夏侯霸所想,此时面临一万敌军的汉军右路,战场比中路更惨烈。

为了阻止魏军,汉军将大量的弩手布置在前面。

魏军撕开拒马桩之后,还没有行动,汉军弩箭如同横挂的瀑布,密集地向魏军冲击过去。

哪怕是魏军披了铁甲,在如恐怖的箭雨下,也扛不住。

许多人才一个照面,就被掀飞在地上。

箭头冲击铁甲发出密集的金鸣。

更多的是魏军的惨叫声。

汉军蹲着的第一排射击之后,半蹲着的第二排射击,随后是第三排。

而且切换极其娴熟。

在可怕的箭雨下,大量的魏军被冲击得几乎无法上前。

许多人更是当场血肉模糊。

等箭雨冲击过后,已经倒了一大片魏军。

剩下的冲击过来的时候,汉军切换上来的步兵手持长斧这种破甲武器,疯狂地往魏军脑袋上砸。

将最前面的魏军砸得血肉模糊,烂肉横飞!

后面的魏军不顾生死地一片片往前冲,快速将最前面的汉军消耗掉。

若实在不是对手的,将直接抱住汉军往地上滚,让战友来砍死那个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