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要的就是司马懿鞭长莫及(2 / 2)

届时郭淮必派兵前来救援,决定性的战场就会转移到陈仓。

司马懿主力将鞭长莫及!

当然,这是后话。

“那今年的战事何时能结束?”董宏又问道。

“恐怕要持续一段时间。”李衡语气有些凝重,“魏主不会善罢甘休,而且我们也会遭受攻击,对了,我们的围田可还好,有无纰漏?”

“一切完好。”

“全部都围上了吗?”

“全部都围上了,每登记一部分人,就会安排领农具、划分田,不过现在最紧急的是建房屋。”

董宏有些骄傲地说道。

他确实值得骄傲,才短短两个多月,就聚民近万人。

聚民这第一步,倒不算难。

毕竟布匹不布匹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跳河也要响应汉室复兴伟业。

这人一多,治民才是最难的。

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热心肠的民众,居住、良田分配、粮食分配、治安,都是大问题。

更大的问题是,一个县根本不可能真的围住那么多田。

八千人,相当于1600户,每一户50亩,相当于八万亩田。

按照后世的面积单位来算,古代一个县最多两三平方公里。

八万亩田相当于54平方公里,是二十几个县城合在一起的大小。

大唐长安城是87平方公里,但那是中古时代世界第一城。

既然如此,那采取了什么策略呢?

围城和围田双管齐下的策略。

围城就是建城,百姓都在城里居住,修建了大约两丈高的土墙。

围田则是在开的田边挖出了壕沟,堆上了土堆,就是法季在斜水东岸做的那样。

而且这种土堆还用火烤了。

壕沟和土堆有用吗?

有用!

壕沟和土堆要挡住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没有任何用。

但是要挡住军队,就有用了。

因为组织的行动能力是随着人数增多,而变缓的。

例如几十人,头目大喊一声,大家就开始跑。

但如果是一万人,头目喊破喉咙,就只能破喉咙了。

假设数千魏军出现在一个土堆前面,开始翻阅土堆、跨过壕沟,他们就必须铲掉土堆,或者爬过土堆。

铲掉土堆,需要时间,被汉军斥候发现的概率极大。

一旦汉军斥候发现有数千魏军在那里铲土,立刻派一支军队过来,铲土的魏军是来不及反应的。

若是爬过土堆,这个过程更坑爹,长戟怎么过去?

扔过去?

同样,这个过程被汉军斥候发现,比第一种情况更严重。

其实,长城的防御理论和这里的土堆防御理论殊途同归。

历史上很少记载游牧民族选择长城一个点,把长城推倒然后南下中原的。

长城有岗哨,凿开长城的这个过程,足以让中原王朝的巡逻兵将情报送到边疆主帅的营帐里。

等一群游牧民族推倒长城的某个点进来,宣布自己终于可以南下的时候,中原王朝主帅的精锐可能早已在旁边围观多时。

甚至鼓起掌来,顺便拔出刀:来得好啊,各位辛苦啦!

就等你们进来,然后狠狠削你们!

就在几人商谈之时,外面传来了通报:“李公,魏军主力进攻了,丞相传召您速速去主帅营!”